APP下载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

2020-06-08姚丹霞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姚丹霞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英语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初中英语教师要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丰富有效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作为置身在教育改革中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学习落实新课改理念,积极提高创新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核心素养培养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蓬勃发展的春天,新课改理念如春雨润物,改变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如今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较之于过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并逐步走上了一个愿学、乐学、善学、会学的良性发展轨道。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结合学习需求去训练英语能力,有效促进了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回首反思我们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不难发现尚存在欠缺之处。

应试教育压力导致重考试、轻能力培养 在过去,一份考卷的分数成为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证明。很多老师关注的是提升几分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造成了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失衡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考试多得几分的时候就感到快乐,就会产生自信,低几分的时候就会倍感沮丧,考虑的仅仅是下次如何多考几分。但是,对于如何结合自己的英语能力扬长避短地学习提高,就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阻碍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教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点,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照本宣科,机械地讲解课本基本知识、答题技巧等,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没有过多的涉及。这样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变得趣味索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得不到调动,久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进入低迷状态,英语学习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势在必行的教育需求。

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过去,英语教学过多地关注学生如何应试,核心目标定位在英语的应用能力上。其实,这与英语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差之甚远。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育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初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结合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并实践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第一,创设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认知特点、生活体验等,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置身于自己感到亲切的、熟悉的场景中学习新知,并在毫无压力感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要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学习英语、探究英语、应用英语,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比如,笔者在执教译林版“Unit7 Shopping”一课时,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学生通过学习对于购物交际用语已经比较熟悉。结合这学情,笔者和学生一起设置了一个购物超市,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有的扮演成顾客来购物,有的扮演成超市营业员。营业员在卡片上写上商品的名称、价格。课堂教学开始后,超市开始营业,同学们在購物中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打招呼、询问商品的型号、价格,然后再去收银台付款,这个学生都有生活经历的场景,帮助学生实现了英语交流练习的目标,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得越来越流利,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第二,开展游戏教学。初中学生具有乐于表现自己、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游戏教学法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法发挥,师生共同参与,将课堂学习变成了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要做到让学生想说、愿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执教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6 Outdoor fun”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所学习的语言,设计了游戏活动“who has the fork”,让学生在游戏中说出目标语言,感受着游戏快乐的同时,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教学法让英语学习的难度变得易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英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合内容设问,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动力,结合课文内容巧妙设计问题,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分析中,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问题的合理性,要结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思维模式来设计,这样才能实现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另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执教译林版“7A Unit 1 This is me”一课时,笔者和学生开展了这样的游戏,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时钟并将时钟拨到下午的某个时间,然后提问学生,“At this time of day,how do you greet your teacher or your partner?”由此,让学生来回答,“Good afternoon”,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乐于参与,问题设计也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结合英语学科特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这一特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在教学生学会英语知识的同时,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比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抓住这篇课文的话题主线索,围绕国际慈善组织成立的缘起、如何运作、接受救助者的反馈、参与方式等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寻找到文化的世界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跨文化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在执教译林版初中英语“Unit2 Colours”一课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中颜色和情绪的关系,以及中西方人对颜色表现意义存在的差异,组织学生开展了给人物表情配颜色的活动。如出示西方孩子和中国孩子的笑脸,请学生给笑脸配上相应的颜色,学生很快就给中国孩子的笑脸图上红色,出示西方孩子和中国孩子的沮丧表情时,学生就会给西方的孩子涂上蓝色。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化了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

结束语

学科核心素养是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之后,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教育课题。也是关系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高效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唯有此,才能肩负起这份任重道远的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陈斯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