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020-06-06袁春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立德民主价值观

袁春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中学德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地落实。2019年12月6日,以“打造品质课堂,促进素养提升”为主题的第35届“百花奖”教学比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开设的课题是“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虽是同课异构,但三位老师异中见同,都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注重价值引领,借助活动型课程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感悟幸福生活,增进政治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在本次教学中,倪老师以“分享社区生活小幸福”活动导入,让学生分享社区生活里所遇见的“小幸福”,从井然有序的停车位、便民利民的充电桩到居民贴出的喜报,顿时让大家徜徉于幸福社区中,充分感受基层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天一中学的杨老师以“幸福村里幸福人”导入,以“幸福村建设”为主线,向大家展示了幸福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乡村宜居生活”的美丽画卷。最后又回归现实,揭示这个幸福村就是我国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先虚后实,以小岗村的幸福生活展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上海的邹老师以“曾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我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陇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例,以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幸福、感悟幸福,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更是潜移默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

二、探究幸福源头,了解民主管理,提升民主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引导学生感悟幸福之后,三位老师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去探寻幸福生活的缘由。幸福生活的背后是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居委会(村委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顺其自然地引入到基層民主管理的教学中来。三位老师都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思辨中深化对基层民主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例如,上海的邹老师通过分析浙江缙云陇东村的花样蝶变的案例,在一个个递进式的故事情景中拓宽学生视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海门的倪老师选取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华西村的幸福生活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取得的,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将民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天一中学的杨老师直接设计“续写幸福新篇章,改选村委会主任”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一次公开公平的、生动有效的民主选举,有利于学生更加珍视民主权利,从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三、共创幸福生活,珍惜民主权利,参与民主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作为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应主要表现为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提升民主素养、积极有序地参与民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位老师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区(村委)建设。例如,倪老师设计“共建祥和文明社区”的活动,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有关养老、停车、养宠的话题,围绕抽到的话题具体设计活动简案,各抒己见,为建设祥和美好文明社区献计献策。天一中学的杨老师也设计了“我为社区出份力”的活动,让学生为社区更好地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设计一款APP。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展示,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创意。上海的邹老师以“海门老校区电梯安装”这一真实而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居委会主任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强调青年学生要有担当,要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每一堂课中落实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彰显思政课特有的价值。当然,如何更好地在思政课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b2018020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立德民主价值观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严以修身”先立德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