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高中思政课平台培育学生高贵灵魂

2020-06-06倪晟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义灵魂思政

倪晟瑜

数以万计的确诊病例,史无前例的封城管控,令人落泪的最美逆行……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激烈和深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在本文从“常闻天下事”、“慎思明辨之”、“平肩担道义”三个角度,简述如何依托高中思政课平台,培育学生的高贵灵魂。

一、常闻天下事——以“热点情境”吸学生之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先生的这副对联,四百多年来一直是广大读书人的座右铭。思政课中无论是新概念不断涌现的经济,还是在改革路上不停歇的政治,或者是美美与共、携手发展的文化,都在述说着它的与时俱进,所以,“新与热”是思政课基本的素养。因此,我们要选择热点,创设真实、鲜活,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蔓延全球的疫情为例。我们可以选取“中国援助世界其他国家”的素材创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课所需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关注我国,到关注世界,領悟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还可以选取“疫情引发油价暴跌,股市暴跌”的素材创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节所需情境,引导学生从关注卫生事件,到关注经济事件,领悟“联系是普遍的”等。

二、慎思明辨之——以“价值问题”启学生之思

“思则睿,睿作圣。”周敦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具有思辨力是走向正确价值取向,成为圣人的要求,也是保持灵魂高贵的条件。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价值导向意义的梯度问题。

以疫情期间口罩价格上涨为例。我们可以根据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企业经营目的与社会责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设置以下问题。

问题一说说疫情发生后,你和口罩的那些事。这是感性描述性问题,畅所欲言即可。

问题二口罩价格为什么会疯狂上涨?这是探究性问题,答案从广度到深度会有梯度分层。浅层回答供求关系,深层回答如成本、原材料、生产链等,可以延伸经济转型相关知识。

问题三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如果你是_________,你会怎么做?这是价值导向性问题,具体做法多样,但价值选择明确唯一,我们都需从法治、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导向。

三、平肩担道义——以“实践体验”促学生之行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引用的《荀子·儒效》中的一句话,意在说要把大会所达成的共识转化为成果。行之,即实践,这是所有学问回归生活本质的需求,也是检验灵魂高贵的标准。思政小课堂连接着社会大课堂,思政课不应是书斋里的科学。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有可行性的实践体验,践行青年人的担当和责任。

以应对疫情为例。首先,作为公民,要积极配合各项管控措施,珍惜大家努力的成果,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这是最基础的担当和责任。其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力参与慈善、志愿服务等。再次,可以选择适合的途径,一方面参与建言献策,贡献抗疫智慧,另一方面勇于敢于监督,守护社会正义。最后,可以记录点滴,妙手著文章,发布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匠心独具,十指生秋水,创作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让精神的力量助力抗疫之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的标准、目的和归宿。学生的身临其境进一步深化了其“常闻天下事”所带来的感性认知,坚定了其“慎思明辨之”所做出的价值选择,促成了其“平肩担道义”的实践之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高贵灵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学生能以“常闻天下事”为起点,坚持“慎思明辨之”,最终“平肩担道义”,育高贵灵魂,做弘毅之士。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灵魂的教育:学术性高中精神文化的时代建构》(课题编号:B-a201602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道义灵魂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