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2020-06-06吕扣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吕扣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中阶段,学生的各種观念还不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需要教师给予正确指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初中生群体中有时出现危害和漠视生命的事件。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生命教育的内涵,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生命教育,使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身心健康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考虑,初中阶段都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的生命和精神发展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教育功能,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成为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生命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顺利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有些孩子是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他们不懂得换位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相对较少。进入初中后,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就不能承受,产生不安和焦虑,容易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长往往更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生命教育能够较好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满足当今社会现状。

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不良思想也开始盛行和蔓延,比如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等。初中生难免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忽视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教师有必要通过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

1.挖掘生命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应该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与自然生命相关的图片和事例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珍视生命。

2.采用体验式生命教学法展开教学。

所谓体验式生命教学法就是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通过真实的体验领悟学习的内容,体验生命的价值。通过体验,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更好的互动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设计必要的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使其通过体验感受生命的价值,使生命观得到升华。例如,在教学关于交友智慧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对完成一些小游戏,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生命的可贵之处。

3.采用探究式生命教学法展开教学。

在生命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生命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针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面对老人跌倒,我们要不要将其扶起来”这一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教师要能够通过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情况和参与情况,做好引导。生命教育需要的是教师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能够通过指引获得自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生的生命观并不理想,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要引起高度关注,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在本文,我从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抓住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素材,深入开展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