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06霍桂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素养

霍桂香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历史教师不再是单纯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开始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笔者在本文从激发兴趣、树立正确学习思维、开展自主探究,以及增加情感体验四个方面,探索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一、活用历史课本,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从业者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案和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的内心深处有学习的动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现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历史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过程,逐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二、将学生科学分组,使其形成正確学习思维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和肢体,增强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培育凝聚力和分享精神。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在历史课堂交流中取长补短,进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提高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时,历史教师依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上讲台展示探讨的结果。历史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日军的蛮横无理,以及我国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加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三、拉近师生距离,鼓励自主探究新知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学习中,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成绩优异的学生或班干部提出问题,让其做好带头作用,激励其他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其次,历史教师要时刻关注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为其提供发言机会,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综合素养。最后,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思考,热烈讨论,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想法,进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理解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时需要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建情境课堂,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的直接灌输是无法引起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并且在一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除了灵活地运用历史课本内容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时,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场景中,积极探索这次革命是怎样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为什么没有成功等问题。在这一教学进程中可以借用《阿Q正传》中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辛亥革命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历史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的历史教学场景能够促使学生快速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进程中,并且可以促使学生真正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从而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借助新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逐步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由、有趣的课堂学习场所,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性学习思维的培养,推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朝着更加健康、平稳的方向努力前行,为学生的高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