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

2020-06-06杨永高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平板辅导智慧

杨永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打造高效课堂,可以让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并指出,历史教学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品质的学生。

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首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下,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分析,教师要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数据化呈现,实现及时反馈,从而提高教师“教”的高效性。其次,利用智能化的学习工具(如平板电脑),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广泛和有效。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为“三环九步”,即由课前、课中、课后“三环”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预习思考、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总结提升、课堂检测、微课辅导、反思总结“九步”组成。课前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中进行预习思考、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总结提升、课堂检测;课后进行微课辅导、反思总结。

1.课前环节——精准分析与精心备课。

课前,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平台,发布预习案。教师批改预习案后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平台扫描预习案,精准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据此设计本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方面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课中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预习思考教师通过教师端平板推送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到学生端平板。学生可以查阅书本,也可以通过平板上网查看相关资料,完成预习思考题。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合作探究的主要内容:一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是个人在预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三是个人在预习中所想到的相关问题。如果通过合作探究,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可以通过平板提交给老师。

小组展示小组展示是学习成果的分享,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感悟、理解。小组展示既可以是个人展示,也可以是集体展示,还可以是教师通过平板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

总结提升课堂总结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节课内容。精彩的课堂总结,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课堂总结也应该由学生完成。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课堂检测教师将训练案推送到学生平板,让学生完成后提交。教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智慧课堂的中心环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智慧课堂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持续互动交流,还可以实现学生在线互动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课后环节——延伸辅导与反思提升。

与课堂教学相比,微课辅导更具针对性。一是微课讲解的内容一般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可以选择性地观看微课。这样,在节约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还可以弥补课后辅导中的不足与疏漏之处。

互联网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也为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辅导,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互联网+”讓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平板辅导智慧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智慧派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