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白羽肉鸡技术要点

2020-06-06张建普河南省偃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71900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线鸡舍湿度

张建普 (河南省偃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71900)

近年来,散养鸡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比如: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不足或没有,造成畜禽粪便污染环境;资本的限制,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效益不稳,市场和屠宰场的鸡源波动不定;劳动力成本上升,养殖雇工成本提高,资本投资者赚不到钱;饲料、兽药的来源不固定和随意性添加,造成兽药残留,影响肉品质量,保证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鉴于此,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白羽肉鸡成为发展方向。每个养殖场占地52500m2,建12栋养鸡舍,每舍1425m2,可养31104只,总计规模373248只。每年出栏7批,年养殖商品肉鸡261.1万羽。现就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白羽肉鸡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1 消毒

1.1 环境消毒

每次环境消毒前,场区环境要卫生、清洁。进鸡前1d用2%的火碱水朝地面喷洒,保证地面0.5h内不干,不能喷至屋顶和料塔等易腐蚀的地方。消毒完后,所使用的消毒机器打5~10min的清水,以防腐蚀。

1.2 进出场消毒

1.2.1 车辆消毒 进出车辆需经盛2%~3%火碱消毒池出入场,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对整车用1:500的含碘消毒剂进行全方位冲刷喷雾消毒。

1.2.2 人员进出场消毒 进出人员自觉遵守消毒制度,换场内(外)服装,进入消毒室内消毒。

1.3 空舍期鸡舍冲洗、消毒

1.3.1 冲洗 鸡粪出完后,对场区进行彻底打扫,清除掉所有洒落的鸡粪以及鸡毛和垃圾。

1.3.2 消毒 技术员按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要求配比浓度,对整栋鸡舍均匀喷洒,控制进度,死角也要喷到。空置1~2d,等地面干了以后,再用20%的戊二醛溶液对整舍进行弥雾消毒。育雏用的设备器具等用消毒药水擦洗干净后搬入鸡舍一块熏蒸消毒。鸡舍所有的通气口密闭,操作人员需穿戴专用工作服和防毒面具进行熏蒸消毒(浓度37%甲醛溶液熏蒸,42ml/m3)。用高压喷枪在鸡舍内喷雾增加湿度至60%。在严寒的冬季要点炉升温,熏蒸消毒时保持舍内温度不低于25℃,湿度不低于60%,熏蒸时间不少于24h,冬季使用甲醛需加热水,使甲醛溶液温度在30℃以上(熏蒸时不得开启风机)。进鸡前24h用消毒剂(含10%碘消毒剂1000ml/瓶)每舍2瓶,进行最后一次消毒。进鸡后的消毒,地面可用10%碘消毒剂、20%的戊二醛溶液每周轮换喷洒。

2 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

对电、水、通风、加料、照明、出粪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3 进鸡前准备

进鸡前4d备齐整个饲养期所需物料及药品。进鸡前3d准备好育雏间、育雏用具等物品;提前升温,夏季提前2d,冬季提前3~4d;预温预湿,提前1~3d升温升至36℃,使笼内底网温度达30℃以上,湿度达到70%(甲醛味重的鸡舍用5%碳氨溶液喷雾)。供水管道用4%次氯酸钠溶液(10kg/舍)浸泡48h,然后冲洗干净。技术员用配好的消毒剂(戊二醛),将所有饮水管线,水桶逐个浸泡消毒。料桶安好,消毒清洗干净。水线调平,逐条冲洗干净,压力罐水压调至0.2。进鸡前0d水线的高度调节好,乳头与眼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保证有合适的水压(10cm)。光照系统要求舍内每间屋的节能灯均可正常使用。温、湿度计悬挂为前中后端均匀放置3~4支,温度探头离鸡背高5cm。

4 进鸡后的饲养管理

4.1 营养

4.1.1 前期料 0~21d龄510破碎料,营养成分:粗蛋白质≥20%,粗纤维≤5.0%,粗灰分≤7%,钙0.8%~1.1%,氯化钠0.3%~0.8%,赖氨酸≥0.4%~9%,总磷≥0.6%,水分≤13.5%。

4.1.2 中期料 18~25d龄511短颗粒和510混合使用3~5d,25d龄-出栏511大颗粒)营养成分:粗蛋白质≥18%,粗纤维≤5.0%,粗灰分≤7%,钙0.8%~1.1%,氯化钠0.3%~0.8%,赖氨酸≥1%,总磷≥0.6%,水分≤13.5%。

4.2 温度调控

(1)温度标准参照商品鸡场核心要素控制标准(后有附表)。(2)前后温差的调整:切忌温度忽高忽低,保持温度均衡,温差前后、昼夜不超0.5~1℃。(3)温度的校正:温度计、温度探头有很多不准,应注意校正,校正方法:预温时用水银温度计校,相同的探头放同一舍。(4)探头的位置:温度计(至少3~5个每舍,温差正负0.5℃)、温度探头应悬挂在离鸡背高5~10cm处。(5)环境控制仪上的低温报警设置低于目标温度0.5℃、高温报警高于目标温度设置1.5℃,夏天高温时高温报警设置可以逐步调高。(6)测定温度时还应根据鸡群和天气情况,注意“看雏施温”,以鸡群吃料,饮水正常,精神良好,分布均匀,睡眠安静,无不快叫声,说明温度适宜;温度过高则鸡张口喘气、伸颈展翅、频频饮水;温度过低,鸡扎堆,吱吱鸣叫;若雏鸡偏于一隅,则有可能是温度不适,或有贼风存在。笼子内2~3只鸡张嘴就可。(7)夏季防热应激同时要处理好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后期高温高湿会影响散热,甚至发生热应激而死亡。(8)在鸡应激、免疫、疾病时,温度应比正常温度高0.5~ 1℃,直待鸡恢复正常后调回原来的目标温度。(9)目标温度以体感温度为准、饲养过程中必须计算体感温度。

4.3 湿度的控制

(1)湿度标准参照商品鸡场核心要素控制标准。(2)育雏湿度最初10d重点要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0%最适宜,育雏第1d湿度不低于60%,7d以后相对湿度应小些,保持在55%~65%即可,并视舍内扬尘情况调节。35d后湿度高于70%,会影响鸡散热,易引起热应激。(3)湿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湿度条件下温度标准,要注意协调调整。(4)湿度的调整:当湿度低于标准时,利用前段地面、走道洒水增加带鸡消毒次数等措施。当湿度高于标准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出湿气,加强水线管理,防止水线漏水,保持地面无积水。必要时使用有效药物预防消化道疾病,防止下痢和球虫病。

4.4 通风的管理

4.4.1 通风原则 21d龄前以保温为主,适当换气(温控、时控通风)。22-35d龄保温的同时,进行通风(采用过渡式通风)。36d龄后以通风为主,采用过渡式通风。夏天温度高采用纵向通风及湿帘降温。

4.4.2 通风方式 (1)过渡式通风:侧风口进风,纵风机排风,目的是保温,通风,保新鲜空气,负压10~25pa。时控+温控。小窗开启个数和大小根据负压和鸡舍远近端的温差调整。(2)纵向通风:湿帘进风,纵风机排风(开纵风机4台以上),关闭所有侧风口。目的是降温,用于大日龄(4周后),负压20~25pa。根据白天和夜晚温差确定,白天多开,晚上少开。如开启全部纵向风扇降温不可能时,在早9:00~下午7:00,可启动水泵水帘加水,但晚上尽可能少用水帘,让水帘干燥。温控:1~3周超过目标温度2℃风机处于常转状态;4周后超过目标温度0.8℃风机处于常转状态。

4.4.3 不同季节通风目的和措施 (1)炎热季节通风:鸡舍内加冰块。可在屋顶至鸡笼上方使用挡风帘,增加风速,使鸡背部风速至少达2m/s以上。开启前门增加风速。喷雾线喷雾降温。(2)寒冷季节通风:必须做到新鲜空气从最高位置进入鸡舍内部,以便使其在接触到鸡体之前与舍内较暖和的空气混合。杜绝鸡舍的裂隙和洞穴产生“空气漏洞”(包括大门,湿帘门,排污口,风机,墙壁裂缝等),以减少贼风产生。鸡背部位置必须感觉不到任何风速,否则易造成冷应激而导致鸡群发病。注意:加强通风 ,需处理好通风与温度的关系,在冬季不可因保温而减少通风,但也不可过于加大风量,以防因通风过度而发生冷应激。

4.4.4 通风量控制 在上栏前必须测量二台小风机和二台大风机的通风量。最小通风量计算方法:通风量=只数×kg体重×通风指数m³/h/kg。通风指数为每立方米每个小时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进风量,正常通风指数外界:-15℃至-8℃时为:0.4~0.5;-5℃至5℃时为:0.7~1.0;10℃以上是为1.3。

5 鸡粪处理与出粪设备

采用全自动出粪设备,降低出粪时噪音,上鸡前转动一次传送带,目的是检查出粪设备的情况和保养,处理传送带上面的积水,使其保持干燥。

6 密度及分群

鸡舍为全棚加温中层育雏每笼50只,7d龄第一次分至下层25只,16d龄第2次分群上层17只,中层16只,下层17只直至出栏。

7 光照

育雏间5 路灯必须全部亮,灯泡瓦数9~ 13W。第10d后灯光亮度分3d调为45%。灯泡要保持干净、清洁,达到应有的亮度。损坏的灯口和灯泡及时更换.光照时间24h。

8 水的管理

8.1 水质要求

肉鸡饮用的水应新鲜、清洁。为了控制某些疾病和水中的病原菌、水藻和真菌等,可选择可靠的消毒剂在水中投入使用,以改善饮水卫生状况。一般使用3~5mg/kg的含氯消毒剂(漂白粉),20~30g/1000kg水,二免2d以后必须使用。每批次饲养结束后必须清洗消毒。规定进鸡前4d、30d龄二次检测饮水终端的水质情况。

8.2 饮水温度

育雏第一周饮用温水,水温应不低于25℃。必须做到:育雏前2~4h(尤其冬季)将水线注满水,使水温暖和,来鸡前1h用手按水线乳头注满接水杯。或用喷雾器装袋温水注入接水杯,温水能缓和雏鸡的应激。

8.3 水线维护保养

每周用酸化剂清理一次水线。水线必须保持悬挂高度一致、处于水平状态。进鸡前铺好底网,将水线根据鸡雏大小调整合适高度。根据鸡群日龄调整减压阀压力(以乳头平均出水量为准),保证鸡群饮水正常。

9 免疫计划及方法

9.1 免疫计划

(1)1日龄鸡苗厂里做法氏囊油苗注射。(2)7日龄H120冻干苗点眼滴鼻1.5倍量,新流油苗颈部皮下注射0.3ml/只。(3)21日龄新城疫四系2倍量饮水。

9.2 点眼滴鼻

操作时每瓶装15ml,所配疫苗越早用完越好,最迟不能超过30min。先排净滴瓶中部分空气再将滴头垂直朝下,另一只手抓鸡并保证鸡头不动,使滴头离鸡眼、鼻1cm高处,轻挤入眼、鼻各一滴,疫苗充分吸收后再轻放开鸡。

9.3 皮下免疫

冬季提前将油苗放在40℃的温水中预热3~4h,或放入育雏舍内较长时间,使之接近室温。注射前先将疫苗预温摇匀,连接连续注射器皮管,插入放气针头,将疫苗瓶放于安全利于防疫的地方。一手抓鸡,拇指、食指将颈部下1/3处皮捏起,另一只手拿注射器使针头以30°角从头部向后进针,刺入颈皮下使疫苗注入皮肤和肌肉之间,注完后退出针头。每30min检查一次注射器刻度定量是否有变动

9.4 饮水免疫

免疫前1d,对水线反冲1次。根据季节、舍温和鸡日龄的不同,选择停水3-4h。饮水量计算方法(kg):(日龄×2.4+1.2)×鸡数/1000。水中免疫保护剂充分混合10min后再加入疫苗,21d龄分3次饮。防疫操作需要3个人配合:先关灯,鸡舍中间减压阀附近1个,鸡舍两头水线末端各1个,两头人员打开水线末端排水阀使水通过透明塑料管排出舍外,中间人员再打开反冲阀门,使疫苗液流经水线,把水线里面的清水排出,当蓝色疫苗液到水线末端时,中间人员马上关闭反冲阀门,末端人员再关闭排水阀门,中间和两端的阀门开关顺序不能颠倒。鸡舍内所有水线充满疫苗水后,开灯后让鸡自由饮用。每次疫苗液应在40min~1h内饮完(不得使用金属容器盛疫苗液)。防疫完后,打开清水阀,让鸡自由饮用清水。

10 鸡群抽样称重

鸡苗一进舍就要抽样称重,每栋鸡舍不低于5箱,以后每7d称重1次。称重数量不得低于鸡只总数的0.4%。每舍随机取样,每舍抽样点不得少于4处,关灯时称重,减少应激。详细记录每次称重时的鸡只数和重量,并及时核算出周末体重、周增重、周料肉比、累计料肉比等数据。

11 用药要求

11.1 原则

以药敏为依据,在公司规定范围内选用。严格遵守药物限药期,宰前提前停药。

11.2 方法

执行兽医处方制,填报用药处方,场长审批。详细记录用药情况(用药记录包括舍号、日期、疾病名称、药品名、批号、规格、用量、方法、效果、签名)。

11.3 注意事项

严格按要求用药,称量药品必须准确无误。注意配伍禁忌,不要同时使用多种药。过期、劣质药品不能使用。拌料喂药时要搅拌均匀,并采用逐级混料法。饮水给药时要等药物完全溶解并搅匀后再饮,控制好用水、用药量。每次用药做好记录,并注意观察效果。剩余药物妥善保管,及时交回归库。任何药物不可置于直射日光下,易潮解的药物注意密封。根据季节、气候、生态环境、鸡群状态、药敏试验等,灵活选用合适的药物。

11.4 药物的计算和兑水方法

根据说明书计算出全天水量所用的药量(全天水量=用药日龄的平均水量。兑水:提前根据日龄控水1~2h,全天水量的1/5~1/6)。

11.5 压力罐加药

关闭压力罐电源,放尽压力罐中的水。药物溶解:根据药品的用量及兑水要求,在小桶中用水溶解再放入大桶中。关闭主供水管道,打开加药管道,开启压力罐电源。检查药液的流向,注意阀门开、关的正确性。注意加药泵的工作情况(正常情况:随鸡只饮水,加药泵间歇性运转)。药桶中药液减少到一定程度后,适当倾斜药桶,尽量使剩余的药液吸入加药泵。用少量清水涮桶,打入压力罐中,最后将药桶刷洗干净。

12 常见病的药物防治原则

12.1 细菌性病药物防治原则与防治方案

做好发病舍的环境消毒和带鸡消毒。应用抗菌药,选中高敏药,普通细菌性疾病3~5d,支原体疾病4~5d。淘汰病鸡做无害化处理。

12.2 病毒病性药物防治原则与防治方案

做好发病舍的环境消毒和带鸡消毒。适当提高舍温1~2℃。应用抗病毒药、生物制剂进行治疗,饮用3~5d。应用退热解表、止咳平喘、镇静消炎等药物对症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选中高敏度药物,使用4~5d。淘汰病鸡做无害化处理。

12.3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症的防治原则与防治方案

(1)原则: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2)日常预防:可在育雏前3d、免疫前后、强烈应激时使用电解多维饮水。(3)热应激的药物防治措施( 中暑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难以救治,常采用以下措施):补充维生素C,可有效缓解热应激,提高抵抗力,提高生产性能。维生素C 200~300g/t。添加碳酸氢钠0.2%,可增加机体碱储,使氢离子浓度降低,纠正酸中毒,但不可饮用过久。改变饲喂时间:以早、晚(4:00,18:00)多加、中午少加,使鸡在凉爽时多采食,夜间(22:00)可加喂1次。高温时段空肠有助于减缓代谢,从而降温。

13 高温的处理措施

13.1 常用的防暑降温方法

湿帘使用。鸡舍内档风板的使用。鸡舍内加冰块。鸡舍内喷雾消毒。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开启前门增加风速。

13.2 风机和湿帘使用方法

鸡群达到30d龄左右,舍温超过30℃启用湿帘。湿帘不准有风流阻断、干燥现象;湿帘管道不得有堵塞现象,以免造成热空气进入,发现损坏立即维修。当鸡舍温度超过28℃不到30℃时,风机全部打开,水帘进风口全部打开采用纵向通风方式;当舍内温度达到30℃不到32℃时,在每天高温时间段考虑投喂降温药品。首次使用水帘:每隔20min使用水帘降温1次,须先湿水帘的1/3(水泵开启约8s),防止鸡舍温度骤降,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将水帘全部湿润。开水帘前先关闭2个风机,将鸡舍的风速降低,以免鸡舍温度骤降,造成鸡只受凉。进风口开启:全部小窗开启一半,以后随鸡舍温度逐步关闭。当舍内温度达到32℃以上,水帘降温作用不足时,考虑使用冰块降温,鸡舍内放置冰块。湿帘处木门角度调整为≥15°,将冷风送到离鸡1m的高处,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在高温时段从上午10:00至下午6:00,全场人员不能午休,靠拢鸡舍,勤观察、勤赶鸡,直至高温过去。高温时,调整运料和加料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卸料。高温时段对鸡群进行空料,降低热应激。湿帘池及湿帘管道、过滤芯使用前应进行清洗,防止杂质堵塞。以后每周洗刷2~3次。密切注意湿帘池内水位情况,防止缺水烧坏水泵。

13.3 高温高湿的处理方法

打开全部风机,湿帘根据情况间歇性开启,高温高湿天气湿帘开启应灵活掌握,不可死搬硬套。舍内温度超过29℃应立即开启湿帘,并注意观察温度下降情况及舍内中后头的空气湿度情况,如温度可降2~3℃并且空气清新可开启湿帘,如鸡舍中后头温度无明显改变,而且湿度很大,鸡群张口呼吸,人感觉全身发粘,呼吸发闷,应立即关闭湿帘,开启前门及全部风机,增加通风量,使其利用风速降温。控制舍内湿度不可超过75%。配备干湿温度计,并且每0.5h观察记录一次,准确的掌握舍内实际湿度情况。下午最热时段水线者后面常开,降低饮水温度(不饮药的前提下)。

14 毛鸡出栏

每批出栏时提前3d上报宰杀计划和产地检疫申报。出栏前严格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法及公司用药要求执行,控制停药期,执行休药期规定。

附表 温度、湿度、光照、水线高度、水压、料量标准

猜你喜欢

水线鸡舍湿度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大型船舶水线面视觉图像准确检测系统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风雨激振中斜拉索表面水线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水线管理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