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0-06-03俞彩加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

俞彩加

【摘 要】随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若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高中地理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探索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展开探索,先是分析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95-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发展趋势。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前,应先深入了解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然后再应用新方法、新理念,改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保证最终的培养效果。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即对人类、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判断;综合思维,即全面、客观认识事物、现象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即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认识、理解;地理实践力,即在调查、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拥有的行动能力、品质。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

二、在高中地理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典型案例分析,加强学生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地理知识非常严谨、规范,每一项知识内容都有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其中还包含着许多案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判断,从而使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得以提升。

以“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材提供了鞍钢和宝钢两个工业区分布案例,帮助学生学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两个工业城市的工业发展情况,并使其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工业区位不断变化的原因,如从市场、技术、交通等角度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工业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发展引起的环境变化。

(二)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不仅可以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联系生活,合理融入生活元素,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以“大气污染”教学为例,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大气污染实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其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如引导学生从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加重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方面,该如何针对性地防治。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地理思维分析生活实际问题,并将生活、地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三)重视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基本概念入手创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人地区域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区域认知教育价值的地理知识创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以“荒漠化的防治”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高中地理现有的教材和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引导学生从区域地理环境角度出发,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区域分布、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荒漠化现象图片、西北地形图,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深入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和干旱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用PPT课件演示青藏高原隆起抬升的动画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而了解大气环流、地形因素对西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理解西北地区和南亚区域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在探究、分析区域的过程中形成区域认知思维。

(四)创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素养

若想学生养成地理实践素养,高中地理教师可创建有趣的实践活动,并采用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地理实践能力。

以“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为例,教师应重点针对教学重、难点,创设实践活动,并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生动性、趣味性较强的实践活动[2]。如设置河流侵蚀模拟实验,让学生在模拟试验中感受河流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甚至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河流侵蚀对植物覆盖的影响。另外,还可利用课外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对河流的凹岸实地考察,分析其不断崩塌的成因。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实验、实地考察中,进一步理解河流侵蚀的危害及地表形态形成的规律等知识。

三、結语

综上所述,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教师能充分依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灵活应用案例分析、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创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多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艳华.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

[2]赵华军,张东武.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9(13).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