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0-06-03伏芸芸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伏芸芸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之一,对加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设计这一内容,在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设计的原则和实施的策略展开了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促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达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设计 实施策略

在我国实施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出发,找到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设计进行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设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时,关键是要顺应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开展综合实践主题学习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合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

开展主题学习时,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主题进行,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和能力发展等分别组织实施,以整个主题为线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将各方面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专题,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背景,立足于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学目标,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展开内容的设置,保证专题内容的内在联系紧密。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为载体,以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在具体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时,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合理设置知识的层次,充分配置教学资源,突出教学的重点,以便于学生在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综合实践的方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基本原则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从生活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必须要从生活中来,在确定实践活动的总主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对应的案例,最好是学生们经常接触或者是比较熟悉的案例,以便學生接受和理解,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最后自主解决遇到的难题。

2.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要具备针对性

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需要注意主题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在选题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情况,尽量选择研究意义较强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应的物质条件,在判断实践活动是否可行时,经费条件也是必然要考虑的一项指标。即使有的主题非常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意义,但如果缺乏经费支持,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改。

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以学生为主

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充分尊重,深入发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拓展发展空间,让学生在选择发展目标和学习内容时,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因此,在选择实践活动主题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保证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注重学科交叉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课程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在于课程的综合性,其主要知识体系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设计时注重各学科交叉进行,为学生呈现出一个有机整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适当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设计的策略

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和课程的特色,对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并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使其具备现实意义。

1.围绕生活现象设计主题活动

生活本身可以为主题活动的设计提供很多灵感,学生也都拥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因此围绕生活现象设计主题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展开探究性实践活动。学生在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的时候,也是积极投入生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快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五年级“我的房间我装扮”主题活动,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拍摄自己房间照片的任务。当看到某些学生房间卫生脏乱的场景时,教师便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中关于“房间装扮”主题的内容,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课上,组织学生观看某些脏乱的房间图片,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冷思考”中激发学生净化、美化居住环境的兴趣,并通过对照课件上出示的布置“温馨房间”的要求,实地开展“居住环境卫生优点放大看、缺点细细找”等活动,形成全员动手、人人参与的统一愿景,最终确立了以“我的房间我装扮”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显而易见,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确立的。在主题意识的支配下,学生通过优点放大看、缺点细细找的活动,发现了自己房间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2.顺应身心发展并设计“需求型”主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的时候,需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引导,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任务是保证课程领域的生活化和真实性,时刻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动态,结合生活经验,选择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实践活动更具有社会化的意义。

例如,六年级下册“旅游景点我推介”主题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讲述旅游故事。有的学生热衷美食文化,分享了自己在旅途中品尝到的各地特色美食;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还有的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景点、特产等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说:“大干世界,精彩纷呈,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民俗、特产、美食、风光……到各个景点参观游览已经成了大家热衷的事情了,你最期待去哪里旅行?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最想深入了解的内容,就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作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吧!”说罢,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动笔在纸条上写下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通过筛选整合最终确立了四个研究小组:美食特产推介组、景点风光分享组、风土人情展示组以及历史文化追溯组。因为旅游是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的事情,所以以此为切入口引入主题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为其今后的旅游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通过巧用各类资源设计“整合型”主题活动

整合各个学科的拓展类资源同样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之余,还需要对各科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延伸、重组,将实践活动的主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比如说,在语文课堂上,选择“我爱读书”的活动主题时,教师可以结合体育学科的相关知识,设置学习“传统的民间游戏”的环节。这种灵感来源于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学生平时很少有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因此,在课堂上引入这种主题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积极加入进来。同时,教师要适当地發挥指导作用,将班里的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在共同合作的模式下,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各项任务。教师还可以充分整合少先队的活动类资源。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既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技术过硬的人才,也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体质过硬的人才。因此,学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实践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极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师要立足于对实际情况的研究,利用少先队活动中的有利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设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此外,社会活动类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校园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都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从社会资源人手,在实践活动中融人社会元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加深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认知,根据社会现象,深入发掘社会本质。当然,地域课程资源的整合也是极为必要的,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段和策略,开发带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感。

例如,二年级的多个学科教材中都有关于“春节”的内容,这些学科的教师可以共同开展“春节”这个主题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过年的风俗和习惯;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各种节日饰品,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学唱以春节为主题的歌曲,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语文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对联,创作对联……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科的教师抓住了教材中的共同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为关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教师要立足于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出发,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实际需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重视主题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2]林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需要“三个关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

[3]梁健霞,丁艳安.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的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抹亮综合实践活动天空的云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和谐德育思想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