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6-03刘菲菲付俊国梁中艳刘跃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切除率息肉结肠

刘菲菲,付俊国,苏 俊,梁中艳,刘跃平

(1. 德江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贵州 德江 565200 ;2.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台州 318000)

结直肠息肉是以肠腔内黏膜隆起性病变为基础病理改变的一种良性肿瘤性疾病。结直肠息肉的发病与患者存在感染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结直肠息肉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便频、便秘、便血、便黏液便、肠梗阻及肠穿孔等表现[1-2]。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息肉组织的位置、大小及数量等有关。近年来,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及临床疗效较好等优点[3-4]。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至2018 年1 月在德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0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被确诊为结直肠息肉)作为研究对象。在这20 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3 例;其年龄为29 ~85 岁,平均年龄为(52.6±9.5)岁;其中结肠息肉患者有11 例,直肠息肉患者有9 例。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者有滥用药物史或家族遗传性息肉病史。2)患者存在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器官的功能障碍。3)患者患有肠梗阻、肠结核、炎症性肠病或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这20 例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进行手术治疗前1 周,让患者停服华法林、潘生丁及氯吡格雷。在进行手术治疗前2 天,让患者停服含铁剂的药物。在进行手术治疗前1 天,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测及凝血功能检测等常规检查。在进行手术治疗前1 天的晚上,让患者含服0.2 g 的酚酞含片。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当天,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前4 小时,让患者禁食、禁水。为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使用FUJIFILMEC-600WM 电子结肠镜对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其息肉组织的位置、大小及数量等信息。在内镜的引导下,使用VDK-IN-23-230-2504-A 注射针向患者息肉组织基底部的黏膜下方注射高渗的肾上腺素与浓度为0.9% 氯化钠注射液的混合液,此混合液中肾上腺素的量与浓度为0.9% 氯化钠注射液量的比例为1 :10 000。使用JHY-SD-23-230-30-A1 圈套器套住患者息肉组织和息肉组织的基底部,使用高频电凝切除其息肉组织和息肉组织基底部的部分黏膜。然后,使用ROCC-D-26-195 钛夹夹闭患者的手术切口。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这20 例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情况、并发症(包括术中大出血、术后大出血及肠穿孔)的发生情况及病情的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20 例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情况

接受治疗后,这20 例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97.4%,其中结肠息肉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95%,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100%。详见表1。

2.2 这20 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接受治疗后,在这20 例患者中,结肠息肉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1%;直肠息肉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0%;这20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详见表2。

表1 这20 例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情况

表2 这20 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3 这20 例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

接受治疗后的12 个月内,这20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0%。

3 讨论

结直肠息肉是以肠腔内黏膜隆起性病变为基础病理改变的一种良性肿瘤性疾病。结直肠息肉的发病与患者存在感染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结直肠息肉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便频、便秘、便血、便黏液便、肠梗阻及肠穿孔等表现。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3]。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及临床疗效较好等优点。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是评价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武阿丽等[4]的研究中显示,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存在扁平和浅表隆起息肉组织的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其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96.70%;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存在亚蒂隆起和有蒂隆起息肉组织的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其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100.00%。临床实践证实,对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5]。我院认为,为了提高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项治护措施: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注射针向患者息肉组织基底部的黏膜下方注射高渗肾上腺素与浓度为0.9% 氯化钠注射液的混合液时,应严格把控注射混合液的量和深度。手术治疗结束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严禁其进行剧烈的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是否出现腹痛、便血等情况。指导患者服用抗炎类药物。手术治疗结束48 小时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其进食流质食物的时间应≥1 周。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叮嘱患者进食可清肠热、营养肠道黏膜的食物(例如藕汁、生梨汁、白木耳及胡桃肉等食物),禁食多渣、油腻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饮用酒或咖啡等。叮嘱患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以避免其发生便秘。叮嘱患者不要做屏气、下蹲等动作,以避免其腹压上升。叮嘱患者不要久坐、久立、久行及过度劳累。叮嘱患者保持心情开朗,不要郁怒动火,以避免其肠道内的血行不畅。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这20 例患者息肉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为97.4%,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接受治疗12 个月后,这20 例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0%。这说明,对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切除率息肉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眉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