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6-03王台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目标体育

王台波

前言

2011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根本内容是: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与运动意识,培养坚持运动的生活习惯;以健康为中心,全面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保障各个学生都能健康运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导。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相符合,通过将教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形成一种利于互助学习、自主学习并行的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为贯彻中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的典范 。

1 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

1.1 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中,学校及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所达到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效果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始终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它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衡量因素。教师讲解并演示相关动作、学生模仿巩固是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课程内容死板而无趣味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学习积极性不大,学习结果自然也不够理想。而翻转课堂的产生,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翻转课堂遵循学习金字塔理论,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习效果低下的被动学习为高效的主动学习。教师巧妙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并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通过独特的创意设计,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体验课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自主发挥自身优势特点,采用合作、探究、反馈、师生共同答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转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到技能、知识。

1.2 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基本框架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益,在构建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之前,我们需要梳理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逐步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以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为出发点,将中小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设置对应的课程目标, 为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课程构建出一个整体的目标框架。

(1)启蒙阶段(7~9岁), 这一阶段中,主要以简单运动及游戏展开体育教学,根据学生视觉表象记忆和模仿能力强的学习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课前利用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完成简单易学的体育学习任务,课中创设愉快的友伴式、小组式体育情境学习,重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合作习惯进行培养,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信心。

(2)初级阶段(10~12岁), 体育教学内容在游戏和基本运动的基础上, 逐渐增加体育项目基本技术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体验成功后的快乐。不断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高级阶段(13~15岁), 体育教学内容以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技术的学习和体育保健为主。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需要教师需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要结合青春期存在的抽象思维、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深化发展特点,不断改良课堂教学要素和课程结构,采取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多维度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参与自主化、个性化和终身化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初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表1 课程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根据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课前目标、课中目标和课后目标。

表2 课堂教学目标

2 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中小学体育学科特点,依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将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划分为课前导学、课中互动和课后反馈的三个基本阶段。

课前导学阶段,体育课程师资团队(体育教师、信息技术人员)根据体育课程特点搭建在线虚拟教学平台。在线虚拟教学平台分全程为师生教学服务,教师平台具有上传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师生交流,学习跟踪与监控、在线评价等动能,学生具有观看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师生交流答疑,在线测试与评价,学习总结和展示功能。 在课前导学阶段,师生线上教学先于课堂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自主探究学习和交流讨论学习。在清楚动作原理和方法后,学生自我模仿练习并上传练习视频进行分享展示。课前导学阶段一方面帮助学生充分预习所学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帮助体育教师了解和帮助解决学生在课前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依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计下一阶段即课中学习的练习任务。(见图一)

课中互动阶段,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教师主教,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导学虚拟教学平台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课前动作认知和模仿的基础上,课中以友伴、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及时跟进、仔细观察、耐心指正,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当发现存在阻滞学生学习探索的情况时,教师辅以精讲重点、分组讨论、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可采用比赛或游戏的形式由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时录制课堂视频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学生展示后师生评价、总结。(见图二)

课后反馈阶段,教师上传课堂学习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总结。教师通过课上观察、指导的学生学习情况,拟定课后衔接的具体后续练习内容,巩固学生所学动作技能和知识,并在课余时间段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技能体系。(见图三)

图一 课前导学

图二 课中互动

图三 课后反馈

3 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合理且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确保新教学方法的顺利推广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这一载体,实现长时间、持续性的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相对复杂,而且教授与学习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交互性特点,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和学生的整个课堂做出全面、公正、有效的评价。

通过查阅与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有关的国内外资料,对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并积极请教体育专家、名师,依据中小学翻转课堂体育教学过程将教学评价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评价。

关于课前评价的重点包括:①通过学习资料包、微课视频的制作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否有效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压力;②网络教学能否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③学生能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完成课前学习;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疑难处,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的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学习的课程,以解决这类问题。

课中评价的重点分为五个方面,具体为:①教师设计课程时,能否将小组合作、课程性探究有效的融入课堂之中,以营造较好的课堂气氛;②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写作与探究;③能否有效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频率;④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之后,是否能够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⑤在课堂学习之后,师生之间是否都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

课后评价重点包括三个方面:①经过课堂学习之后,学生是否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②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力和意识是否有明显提高;③对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内容、结果是否满意,能否对课堂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意见。

4 结语

中小学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习效果低下的被动学习为高效的主动学习,遵循学习金字塔理论。不同年龄段贯彻实施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逐步实现体育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中小学体育“翻转课堂”课前导学、课中互动和课后反馈模式的构建为后续翻转课堂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目标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