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探讨

2020-06-02赵艳辉

关键词:治疗法用药实验组

赵艳辉

(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邢台 05575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共计40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研究经过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按照随机性原则进行组别的划分,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遵循以下标准:(1)患者持续胸痛的时间>30min;(2)通过心电图检查,获得的结果显示存在着超过2个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情况;(3)患者胸前导联检查结果超过2 mm;(4)患者肢体导联检查结果超过1mm;(5)患者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超过2倍。本次研究中的参与者,均存在着现象明显的心源性休克症状,比如低血压等。研究对象的排除,遵循以下标准:受到其他因素引发的血压下降。研究对象中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9~79岁;平均(63.1±5.6)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8~78岁;平均(64.1±7.3)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为了区分治疗效果,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法。整个治疗过程中,运用吸氧法和心电监护法等,联合用药,药物选择心血管活性药,同时根据患者当下的表现,结合运用补充血容量治疗法,并进行溶栓治疗。

被划分在实验组的患者,基于西医治疗联合采用益气回阳通脉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用药治疗。例如,偏阳气厥脱的患者,选用20~40 mL参附注射液,按照静脉滴注操作,进行2~4 h滴注。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研究对象,选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药量按照8 mL标准配制。根据药物配制要求准备,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每日用药1次。

1.3 疗效判定

研究效果的断定,依据《中医厥脱症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痊愈的判断标准如下:(1)血压值增加,逐渐回归正常值;(2)收缩压测量值<80 mmHg并且脉压差测量值>20 mmHg;(3)厥脱症状改善;(4)患者四肢体温回升;(5)患者排尿量明显增加;(6)停止用药以后,各项临床指标维持稳定状态。

显效判断标准:(1)用药3 h之后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回升;(2)患者用药12 h之后,原来的厥脱症状有所改善;(3)患者用药24 h之后,血压指标改善,临床情况趋于稳定状态[1]。

治疗有效的判断标准:(1)患者用药3 h后,血压指标有所改善;(2)患者用药24 h后,临床厥脱症状有所改善,用药48 h之后血压指标和临床表现稳定。

治疗无效的评定标准:患者用药之血压指标维持不变,厥脱症状以及临床表现不稳定。治疗总有效率计算公式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法。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率(n,%)

2.2 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治疗后,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尿量等。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同对照组患者相比结果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指标变化如下:治疗前收缩压(83.17±8.01)mmHg;治疗后(108.29±22.82)mmHg。治疗前舒张压(54.11±6.02)mmHg;治疗后(66.66±14.12)mmHg。治疗前脉压差(31.54±9.89)mmHg;治疗后(43.33±12.14)mmHg。治疗前脉率(93.64±15.89)次/min;治疗后(76.56±23.34)次/min。治疗前尿量(601.27±181.23)mL;治疗后(967.35±346.67)次/min。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指标变化如下:治疗前收缩压(83.23±8.11)mmHg;治疗后(91.23±19.25)mmHg。治疗前舒张压(54.13±6.03)mmHg;治疗后(60.01±14.32)mmHg。治疗前脉压差(26.14±7.63)mmHg;治疗后(35.65±12.34)mmHg。治疗前脉率(87.35±19.36)次/min;治疗后(95.32±29.15)次/min。治疗前尿量(514.69±210.59)mL;治疗后(725.46±321.1)次/min。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疾病,起病急,而且具有发病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常伴有心源性休克症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为获得更多的救治时间,临床探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经过研究证明了此方法的应用效果很好。基于西医治疗,联合运用益气回阳通脉法,可起到回阳救逆以及益气固脱的临床效果,具有活血化瘀及通行血脉积极作用。上述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同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中医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法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结合患者的病情,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可获得不错的成效[3]。

猜你喜欢

治疗法用药实验组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中医外治功能带的建设思索与实践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