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2020-06-02聂玉洲

关键词:手部偏瘫功能障碍

聂玉洲,王 鹏

(1.江苏省无锡市华卫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8;2.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九如城康复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6)

脑卒中后偏瘫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及时正规康复治疗的干预可使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对于上肢远端的功能改善效果欠佳,手部的动作较为精细,受累及后恢复困难。研究显示,约有65%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半年以后仍存在手功能障碍[1]。因此积极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部功能障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针灸对于脑卒中偏瘫治疗得到临床普遍认可,针刺手三里、内外关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手部功能,但不同针法疗效具有一定差异,且机制不明确。本研究采用温针联合基础康复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无锡市华卫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手部功能障患者患者40例。按照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温针组和康复治疗组各20例,温针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加温针治疗,康复治疗组接受常规康复如协调功能训练、Bobath技术、功能性作业活动。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类型、病程中无明显差异。

1.2 纳入标准

(1)年龄在40~70岁。(2)首次发作,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能够配合康复训练和治疗。(3)患侧肢体Brunnstrom分期Ⅰ~Ⅴ期,(4)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治疗,无法配合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选取手三里、外关穴,根据患者软瘫期、痉挛去和后遗症期灵活选取不同配穴,75%医用酒精穴位消毒,垂直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穴位局部产生酸、涨感,于针柄上插入2 cm纯艾条,皮肤处放置硬纸板防烫伤,待艾条燃尽后取针。留针30 min,每日一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4个疗程。

1.4 观测指标

(1)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比较患者肢体运动功能。(2)采用日常生活治理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6周,温针组FMA评分高于康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s)

*温针组与康复治疗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温针组 15.84±4.26 39.71±3.22*康复治疗组 18.93±5.79 26.38±6.53 t-0.498 2.624 P 0.868 0.04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BI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6周,温针组MBI评分高于康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s)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温针组 40.41±4.26 67.78±3.22*康复治疗组 38.93±5.33 48.38±3.53 t 0.671 2.001 P 0.380 0.013

3 讨 论

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手有着非常精细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通过提、夹、钳、握等动作参与人类的日常工作与生化,可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任务,手功能的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手功能的康复对于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温针可以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通过针体传至穴位,使瘀阻的经络通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仅可纯洁周围神经元修复,并通过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冲动,诱发中枢神经进行功能重塑,促进感觉运动功能改善[2]。

本研发现温针组患者接受治疗6周后,可有效率改善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优于康复治疗组,提示添加温针治疗可改善患者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温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手功能的康复治疗。温针联合基础康复治疗可能将成为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手部偏瘫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