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0-06-02黄巧汝

关键词:雾化哮喘依从性

黄巧汝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小儿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临床治疗该项疾病多以雾化吸入药物方式,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儿的呼吸道,吸收速度较快,毒副作用较少,临床疗效较好[1]。但是因为患儿年龄较小,体质弱,缺乏一定的持续性与忍耐力,使其依从性较差,导致效果一般,若雾化吸入操作不当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需要予以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上预防及控制哮喘复发[2]。本研究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哮喘患儿40例,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岁,平均(4.28±0.23)岁,病程1~3年,平均(1.66±0.21)年;病情程度:10例轻度哮喘,6例中度哮喘,4例重度哮喘。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1~10岁,平均(5.12±0.26)岁,病情程度:9例轻度哮喘,5例中度哮喘,6例重度哮喘。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无合并相关炎性病变。排除标准:中途失访患儿及药物过敏不能开展雾化吸入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予以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6~8 mL,每天2次,连续治疗7 d。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家长需要详细掌握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的重点,护士在雾化前需与家属全面沟通,主动告知家长患儿开展雾化的主要目的,治疗注意事项及策略,进而增强患儿家长的认知度。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儿展开心理疏导,以感兴趣的话题与患儿展开沟通与交流,增加患儿的互动性与信任感性,同时需要积极鼓励家长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心理疏导;哮喘发作时需要及时指导患儿做好深吸气与慢呼气动作,分散其注意力。③预防指导:指导患儿家长指出诱发患儿哮喘的致敏原,预防其发生哮喘,尽可能避免患儿接触容易引发哮喘的食物。④运动指导: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主动向患儿家属强调加强锻炼的重要性。⑤围雾化期前护理:雾化前患儿需要严格根据无菌操作的原则做好相关的雾化准备,戴口含器时需要用鼻腔呼气,口腔吸气,雾化治疗中需要选卧位,保持呼吸顺畅;在雾化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反应变化情况,雾化后需要及时做好漱口处理,清除患儿口、咽部残留物。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发放4 0份问卷后回收率均为1 00%。其中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及不满意(≤70分);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及不依从,统计总依从率;肺功能水平:以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儿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护理满意度及依从率用率表示,x2检验;肺功能水平用(±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评定护理满意度及依从率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评定护理满意度及依从率[n(%)]

2.2 评定肺功能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评定肺功能水平(±s)

表2 评定肺功能水平(±s)

组别 n FVC(L) FEV1(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0 2.03±0.22 2.79±0.31 1.44±0.21 2.58±0.47对照组 20 2.02±0.23 2.25±0.11 1.45±0.25 1.76±0.33 t 0.141 7.342 0.137 6.386 P 0.889 0.000 0.892 0.000

3 讨 论

哮喘属于气道呈现的高反应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具备反复发作、护理周期长以及病程长等表现,常常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5]。目前临床上治疗该项疾病均予以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可进行充分的氧气加压,使得气流从小孔直接喷入雾化器,形成雾状喷出,其选择性较高,可直接患儿的呼吸道患处,发挥良好的消炎作用[6]。雾化吸入可解痉挛,进一步缓解患儿的呼吸道功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操作十分简单,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因为患儿年龄相对较小,治疗依从性差。针对性护理干预是在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预防指导及围雾化期护理,可最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治疗抵触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极配合临床治疗。依从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良好的行为和医嘱之间的紧密配合度可帮助年龄过小且处于心理和身体发育阶段在特殊时期的患儿有效改善,拒绝其冲动、思想较幼稚行为,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

综上所述,哮喘患儿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水平。

猜你喜欢

雾化哮喘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