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2020-06-02胡延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筛查

胡延伟

(邢台市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0)

胃癌是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消化道肿瘤,起源部位为胃粘膜上皮,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该病的发生率位居首位,多发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多发群体为50岁以上群体,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工作压力等的提升,该病的发生群体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1]。胃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年限,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来说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主要以早期胃癌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03月~2020年03月收治的10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有男62例,女40例,平均年龄(60.32±4.74)岁;研究组有男61例,女41例,平均年龄(60.88±4.32)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两组人员处于空腹状态下,取5 mL外周血,于室温条件下进行静置处理后展开离心,离心速度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将离心好的标本放置于零下20℃的地方进行保存。对患者的胃蛋白酶原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应用胶体金法进行定性分析,胃蛋白酶原指标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筛查效果,对两组患者的PGR(胃蛋白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胃蛋白原I(PGⅠ)指标和胃蛋白酶原II(PGⅡ)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取SPSS 19.0软件,行t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参照组PGR(胃蛋白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和胃蛋白原I(PGⅠ)指标相比,研究组均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胃蛋白酶原II(PGⅡ)指标相比,研究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筛查效果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筛查效果对比[n(±s)]

组别 例数 PGⅠ(μg/L) PGⅡ(μg/L) PGR研究组 102 51.46±14.44 27.49±6.46 2.14±1.44参照组 102 104.38±22.56 15.55±4.86 7.89±2.46 t/ 19.955 14.917 20.373 P/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威胁。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一经发现很可能就已经是处于晚期,为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活年限,展开科学有效的早期筛查工作至关重要[2]。

就现阶段来说,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及胃镜检查,这种侵入性的诊断方式具有操作复杂性且成本较高,不适于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胃蛋白酶原主要包括PGI亚群和PGII亚群,能够对胃粘膜细胞和腺体的数量进行显示,能够反应出各个部位胃粘膜的实际分泌功能,幽门螺杆菌是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临床常见病因[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PGR(胃蛋白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和胃蛋白原I(PGⅠ)指标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胃蛋白酶原II(PGⅡ)指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筛查工作。

综上所述,在早期胃癌筛查中展开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
幽门凿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