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02张凌霄

关键词:茯苓桂枝病灶

张凌霄

(望都县中医医院妇产科,河北 保定 072450)

我院将桂枝茯苓汤应用于晚期CC患者的辅助治疗,以探究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晚期CC患者10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6.77±4.52)岁;BMI 21.51~26.44 kg/m2,平均(23.48±2.39)kg/m2;临床分期:IIIa期68例(64.15%),IIIb期38例(35.85%);病理类型:鳞癌41例(38.68%),腺癌32例(30.19%),鳞腺癌25例(23.58%),小细胞癌8例(7.55%)。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为CC患者;本研究药物可耐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放疗不耐受患者;放化疗史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机制异常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依从性差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CC患者分为桂枝茯苓汤组(n=53)与对照组(n=53),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手术术式:子宫广泛性切除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紫杉醇,静滴3 h,150 mg/m2,d1;顺铂,静滴,75 mg/m2,d2,1周期/4周,化疗3个周期。

1.2.2 桂枝茯苓汤组

桂枝茯苓汤组行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桂枝茯苓汤治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同对照组。桂枝茯苓汤:黄芪30 g,桂枝、鳖甲、三棱、莪术各10 g,茯苓、牡丹皮、桃仁各15 g,甘草6 g,水煎服,早晚各1次,1剂/d,1疗程/4周,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CA199等肿瘤相关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病灶彻底消失,肿瘤相关因子恢复常规;部分缓解(PR)病灶两最大径之积减少≥50%,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显著降低;无变化(NC):病灶两最大径之积减少<50%,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恶化(PD):病灶两最大径之积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肿瘤相关因子水平增加。总有效=CR+PR。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描述,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均设定为0.05。

2 结 果

2.1 两组肿瘤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C A 1 2 5、C A 1 99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桂枝茯苓汤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因子比较(±s)

表1 两组肿瘤因子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指标 时间 桂枝茯苓汤组(n=53) 对照组(n=53) t P CA125(U/mL) 治疗前 246.58±25.36 241.48±25.33 0.6472 0.3557治疗后 68.44±7.21a 93.17±10.25a 1.0286 0.0013 CA199(U/mL) 治疗前 94.18±10.22 91.27±10.15 1.1528 0.2976治疗后 48.12±5.37a 72.55±7.39a 0.9852 0.0003

2.2 两组疗效比较

桂枝茯苓汤组总有效率(84.91%)大于对照组(66.04%)(P<0.05)。见表2。桂枝茯苓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92%(36/53)低于对照组88.68%(47/53)(P<0.05)。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桂枝茯苓汤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桂枝茯苓汤治疗晚期CC可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疗效优异,安全可靠。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猜你喜欢

茯苓桂枝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云茯苓
云茯苓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喊魂
我的发现
吃到自然瘦
Big Head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