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20-06-02徐扣萍

关键词:糖化空腹个性化

徐扣萍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浦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5)

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高血糖,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使胰岛素受损[1]。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中,极易诱发全身慢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与慢性损害,如眼、心脏、肾等[2]。糖尿病发病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坏境、年龄偏大等。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详细方法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8月,这次实验和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加,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照随机、自由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该组共有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介于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8±4.23)岁。进行护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该组共有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介于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4.34)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行运动指导、用药指导与饮食指导等,主动像患者宣教糖尿病知识。

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教育,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个人信息,护士要定时对患者定时随访。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醒家属做好督促工作。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要及时沟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主动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告知患者不可以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防止漏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后数据信息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处理数据时计量资料一般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一般用x2检验,对比两组数据,数据差异通过P值来判定。

2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干预前,对照组血糖情况和观察组对比,两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情况(±s)

组别 n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100 8.32±0.21 6.18±0.30 8.45±0.42 6.63±0.27对照组 100 8.30±1.17 7.81±1.78 8.47±0.27 8.59±1.31 t 0.168 9.029 0.4 14.653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高,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等[3],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法,护理人员更加主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常规干预任然存在缺点和不足,护理效果不明显。

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前,对照组血糖情况和观察组对比,两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个性化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空腹喝水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