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01敖铃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法历史

敖铃惠

摘 要: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性,所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能有较为直观的理解。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中,除了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外,也需要教师切实把握其运用内涵。因此,本文就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做出了具体探讨,以帮助初中历史教师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64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也从过去强调传统的知识、能力、方法等“三维目标”的培养到现行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这观念的转变下,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塑造良好的品格。所以,研究情境教学法对改善和促进历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

1.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不同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会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方法,还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情感教学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角度进一步论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这一运用的探讨不仅可以推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最终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二、文献综述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研究

王涛通过分析讨论历史教学情境、学生的经验体验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結论。朱汉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此外,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将课本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以解决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困顿。冯卫东将情境教学法界定为“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以达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法运用意义的研究

叶其炎认为,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学会辩证客观的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黄香萍认为在历史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入其境、感其情、悟其道的效果。林桂平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整合教学目标、创设历史情境、升华情感目标,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创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换而言之,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提前预设某种价值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技巧把这种提前假设好的意图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知。

(二)历史情境教学法

历史情境教学法特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基于历史课标的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目的,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多元化的情境,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所创设的情境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

1.运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有效便捷的传达了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变抽象为形象。

例如在讲解《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的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得越远,学生感知起来就越为困难。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就需尽可能多运用直观教具来讲解。其中,历史地图作为历史直观教具的一种,运用地图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也有利于加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地图这一直观教具导入,启发学生智力,开发学生能力。通过展现地图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了上节课所学习到的各诸侯国地理位置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本节课讲解秦统一六国的内容做了铺垫。

(二)教学过程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无论什么学科,好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变化循环的过程。一个良好问题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为何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于实力薄弱的刘邦呢?”在设置完这个问题情境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从刘邦、项羽这两位历史人物不同的性格这一角度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2.设置故事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生性活泼,表现欲强,喜欢通过读历史故事来学习历史。而历史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讲述《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在课中引导学生扮演汉武帝、张骞等人。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扮演,提出问题“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这个故事情境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习张骞身上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三)教学结束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

1.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由导入、主体、结束三部分组成的。由此可见,结束在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此外,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都起着引导、激励、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好的结束语言的创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达到迅速升华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语言情境:“汉武帝统治时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但是在其执政后期,汉武帝仍犯了很多的过错,他为了检讨自己的错误,在晚期颁布了罪己诏。那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来正确的评价汉武帝呢?”通过语言情境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而且还有利于在情境中完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人物,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2.运用歌曲音乐创设情境

无论什么样的歌曲,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且现在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歌唱歌。所以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喜欢唱歌这一特点,把歌曲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将歌曲应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例如在讲解《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结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七子之歌》。利用歌曲,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掌握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帮助学生树立主动维护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必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应创设多元化的历史情境。所创设的情境,不仅革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涛《历史情境概念界定和创设方法浅谈》,《历史教学(中版)》2007年第10期。

[2] 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叶其炎《刍议情境問题探究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历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