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20-06-01李丽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育策略思想政治

李丽珍

摘 要: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功能,在具体教学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引导学生人格品行发展。本文将针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展开探讨,并基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望提高初中思政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学教育 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 教育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74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意义

初中生处于思想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养成不良行为习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坏习惯便是在初中阶段养成。因此,初中教育阶段有必要进行正确教育引导,避免误入歧途,思想错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透德育教育。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由于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观念落后,并没有针对社会环境变化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导致思想政治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德育教育功能,使得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甚至部分学校只关注升学率,随意占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忽视学生人格品行培养,没有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德育教育发挥重要功能,是引导学生思想倾向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情况并不理想,难以对学生思想产生实质影响,且由于社会大环境变化,教学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下面将针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出合理建议,望促进当前教学现状的改善。

1.加强教材整合分析

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标》,基于当代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考虑好教材运用策略,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对核心进行整合,制定科学教学计划和方案,减少专门术语应用,避免传统理论灌输,降低学习难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时代,贴近实际,使教材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而保障德育教育能对学生思想倾向产生正向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2.教育生活化

枯燥无味的死板教学形式,很多时候无法被学生正确理解,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甚至会产生较大逆反心理。而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并非一日养成,无法通过日常教学一蹴而就。因此,应将德育教育生活化,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从生活点滴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例如,在校园学生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树立榜样,组织社会服务,通过榜样效应激励学生,强化德育教育的真实性,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3.重视学生主体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很多教师教学以“教”为中心,缺少必要的课堂互动,教师占主导位置,教学过程受教师主观意识影响,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因此,为改变教学现状,使教学对学生产生实质影响,应重视学生主体,强化课堂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中心,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感受到德育教育带来的益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大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学生易接收到各类不良信息,形成错误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要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的思想倾向。为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学状态,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性,加强教材整合分析,开展生活化教学,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苟亚红《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教育策略思想政治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