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

2020-06-01王微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反思专业化高中

王微

摘 要: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加强前瞻性反思,提升教学设计能力;重视语文教学过程反思,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及时进行教后反思,积累经验,总结不足;师生协同反思,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反思 高中 语文 专业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60

反思能力是衡量一位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新课程标准围绕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作为一线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将落实核心素养与课堂基本知识传授相结合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学反思,提升自我反省能力,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更好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加强前瞻性反思,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设计者。语文教学是一首诗,是一篇唯美的散文,是一篇批判现实的杂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与专业化水平。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教学前的前瞻性反思,教师必须要将前瞻性反思作为一种基本习惯,内化为自身专业化素质。

1.加强自我反思

语文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检视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将自己合理定位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上,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加强自身素质反思,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学生要素设计

学生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情特点,包括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能力差异、学习个性等,做到因材施教,基于学情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

通过语文学科的特有亲和力创造出田园气息、“牧歌”风味,学生在课堂中或“鱼翔浅底”,或“鹰击长空”,或“秋水共长天一色”。

3.课堂知识设计

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不是“狂风暴雨”而是“润物细无声”。同样,高效的语文课堂也需要“润物细无声”。每一节语文课必须要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导引下,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处理好语文知识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及进取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成为这“以人为本”的土壤中开出的“天山雪莲”。

4.突出方法设计

科学的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前瞻性反思要重视方法设计。方法设计包括两个层面:教法、學法。教师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充分的前瞻性反思,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效、和谐,长期前瞻性反思将有助于优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二、重视教学过程反思,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教学过程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折射学生学习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反思,以提升语文课堂的驾驭能力,根据教学过程观察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结构。

1.反思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体现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思维活跃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气氛应该是活跃而有序的。语文课堂应该要致力于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充分展示学习个性。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观察,及时把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情绪,及时对课堂进行反思,从形式到实质全面掌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始终使课堂表现出一种活泼、有序、有效的良好氛围。

2.反思课堂互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突出,师生、生生互动充分的课堂。因此,教师对语文教学过程反思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课堂互动。课堂互动的反思又从两个维度加以思考:学生参与互动的频率、参与互动的自觉意识。学生参与互动的频率越高,学生的思维越活跃,越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学生参与互动的自觉意识折射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需求,只有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参与语文学习内化为一种自我成长的需求。

三、及时进行教后反思,提升教学理论高度

一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行为的结束。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既要反思教学的成功经验,又要总结经验教训,引导学生进行协同反思。

1.积累成功经验

为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升,教师要积累成功经验,及时地写好教学反思。面对新课程下语文课本“人情”十足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氤氲氛围,点燃情感,可谓大有市场。比如诗歌可配上朗诵,小说可配上画面,词曲可协以唱段,话剧可调以实况录像。教学反思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抓住课堂的要素,包括教师教学设计、学生学法指导、教学媒体运用、重难点的突破、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等,反思的角度越细腻,教师获得的成功经验越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越高。

2.反思不足与教训

教学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课堂因素的多样性、课堂的不可预知性等共同决定了教后反思的重要性。教师要提升反思不足与教训的高度,往往不足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查找教学的“短板”,并将不足作为催化剂,促进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优化,提升专业化素养。

3.师生协同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固然重要,但是单一的角度不利于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形成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师生协同反思,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助于语文教师基于学生视域提升专业化素养。

教然后知不足,思然后知教不足。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反思的自觉性,使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王克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微》,《江西教育》2017年第15期。

[2] 万燕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新课程(中)》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反思专业化高中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