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0-06-01孟祥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语文教学小学

孟祥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育中学生核心地位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这实际上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郭思乐教授提出后得到了广大一线教育者的认同,这实际上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就是要在尊重、理解人的基础上,进而培养、发展、提高人,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集中呈现。当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学习成长和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新的阐释,要在各学段教学中坚决贯彻执行。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 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49

小学语文学科集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于一体,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未来各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特别是家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希望孩子打好基础,从而“赢在起跑线上”。关注度的增加无形中也会增加教师的压力,久而久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功利性教育的思想,受此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被应试教育所取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出现了以无数知识点的简单积累、训练等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问题深入剖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就这些问题,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明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思维、有差异的个体,目标是服务于人的发展需求。所以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事,这样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可能成为更出色的自己。所以,有人把生本教育理念总结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课程标准是开展学科教学的指南和重要依据。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特别强调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开展适合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全面阐述,实际上完全是在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扎实地落实和推进。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重视以生为本的原因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才有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这些因素造成的:

首先,知识中心论的影响依然存在。从学校的发展来说,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受此影响,虽然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到具体的落实上,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又把着眼点放在了知识上,而忽略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导致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甚至是低效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诉求。

其次,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影响。虽然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对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应该是围绕学生有效的学而展开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并没有真正接受,总是担心学生自己不会学、学不好,所以还是在坚守着旧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也考虑了学情,但是更多的是完全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思路在进行教学,而对于学情的评估不够全面,特别是学生差异性的现实不够重视,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需要完善。虽然新课改下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从现实来看,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堂学生活动缺乏实效性,课堂被无限地放开,但是基础知识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过于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缺乏了有效的引导和约束,赏识教育“泛滥成灾”;多媒体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课件成为主角,师生都被其左右。在评价模式上缺乏有效的、全面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于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不够及时,影响了评价的实效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推进,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小学语文的特点,坚持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

三、全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1.教师要真正接受新课改的新理念,并且扎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源头来看,就是受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直接会影响其教学行为。所以,要想使教师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需要真正使教师接受新理念。学校要强化这方面的要求,要针对新课改的新要求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使教师们在思想上重视并且深化认识;要抓好常规的语文教研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研讨使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领会精神。

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在常规教学中的落实,广大教师要结合要求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手来结合学生实际预设教学,要本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积累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2.要树立“大语文观”,落实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既是在收获语文知识,更是实现学生自我成长,激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要求上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深度的挖掘教材,注意学习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而通过引导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够成人成才。

3.結合学情,灵活地应用教材,敢于整合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对于教材的应用。但是以生为本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死板地教教材,而是灵活地用教材教,要结合学生实际来使用教材,千万不能被教材所左右或者局限。首先,要重视对于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解读,为准确地把握和驾驭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要利用好教材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的平台,给学生有效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再次,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需求来进行教材的整合,适当地进行学习内容的取舍或者延伸,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总之,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打造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马玉梅《以人为本优化语文教学》,《宁夏教育》2002年第11期。

[2] 徐惠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 刘于霞《以人为本:求变、求新、求实》,《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S1期。

[4] 余学德《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管理》,《考试周刊》2014年第52期。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语文教学小学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优化对策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