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心之人?写精彩之作

2020-06-01刘华平吴润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精彩写作阅读

刘华平?吴润慕

摘 要:以有效阅读为指引,搭建写作的基石;以口语交际为平台,激发写作的兴趣;以丰富素材为载体,充实写作的内容。做有心之人,写精彩之作。

关键词:阅读 写作 语文 精彩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27

小学生觉得写作文难很正常,毕竟学生生活阅历太少,语言积累还很欠缺。写作文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训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还是能收到奇效的。

一、以有效阅读为指引,搭建写作的基石

为了让读写有机结合,笔者以阅读为指引,为学生搭建写作的基石。

1.畅所欲言写课前读后感

笔者一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课前读后感,学生阅读完一篇课文最初的认知难能可贵,这是他们的理解,代表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落实了预习任务,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上课时这种理解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能摸清学情,为以学定教提供第一手资料。上完课后写读后感 ,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而写课前读后感,当自己的认知与老师相同,他会欣喜;有不同,他会反思。这种欣喜与反思,恰好就是学生想要表达的,学生会更有表达的欲望。

2.有的放矢做简单的批注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有的放矢教学生做批注。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理解一边思考,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将关键处做好批注,并让学生针对这些关键处各抒己见,加深理解,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文中人物心理描写非常贴切,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主人桑娜矛盾的内心,感受到了主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这时学生是有感触的,教师可一边引导学生做批注,一边鼓励学生写感想,整理学习思路,升华学习所得。“桑娜,我敬重你,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祝你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的善良让我们记住你,我们会以你为榜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生写出的这些话语,无疑既是对心灵的一种熏陶,也是对写作水平的一次锤炼。

3.精选课文进行范例仿写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它如一座桥,让学生从读一些好文章到写出一篇好作文顺利过渡。学生跨过这个坎,就能够把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教科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仿写的范本,结构明晰简洁,语言通俗易懂,言辞优美生动,手法形式多样,技巧百花齐放,取一精髓而受益无穷。上《槐乡的孩子》一课,里面写天热的段落很精彩,我让学生仿写几句天热的句子。学生立马写出:“我躺在电风扇下面,一动也不动,汗还是一个劲儿往外淌,这鬼天气,我只想待在空调房里,哪儿也不想去。”“我家的小狗今天怎么这么安静,躺在树荫底下,伸着舌头,盯着花坛里的无精打采的不知名的小花。”写“天热”还没出现“热”字,范例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写出了优美的句子。上《风筝》一课时,学到第三段写孩子们放风筝,学生明显兴致盎然,有谈放风筝的,有谈别的活动的,这时我让学生介绍一项自己最拿手的活动,要求仿照文中的动作描写,一个学生这样写踢毽子:“我右手托着毽子的底部,向上轻轻一抛,毽子像小鸟飞到了天空中,一会儿又落了下来,我赶紧屈腿,稳稳地接住了毽子。”多么形象而生动,有了范例,描写变得如此轻松。

二、以口语交际为平台,激发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没兴趣的东西写出来自然枯燥乏味没有新意,笔记借助口语交际解决这个问题。

1.上好口语交际课,为写作铺路。

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课,与习作内容是一致的,教师可通过互动开启学生思路,萌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接下来的作文就变得简单了。三年级上册第一篇作文是《我的课余生活》,作文前的口语交际课也是围绕“我的课余生活”展开。我分这样几步进行了教学:首先是给孩子们讲什么叫课余生活,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有哪些课余生活,接着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最爱好的课余生活。這样几个环节下来,孩子们都特别愿意去说,都想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课余生活的快乐。一时间,课堂气氛特别浓烈。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喜气的小脸庞,我因势利导:“同学们,那你愿意不愿意将你们自己的课余生活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让全班同学和老师们从你们的字里行间感受你的快乐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有些学生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2.参加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为写作蓄势。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才是作文教学应该把握的精髓所在。笔者每周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购物,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在交通路口,找一个违反交通的人进行文明劝导;找一个有陋习的人,进行说服等等。针对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写随笔,从随笔记录中可以看出,学生体会到了语言表达的魅力所在,知道了“良言一句三冬明,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学生特别有兴致,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应答能力,又丰富了孩子们的社会经验,还为写作蓄势,积攒了能量。

三、以丰富素材为载体,充实写作的内容。

作文要写得丰满,有血有肉,得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补充素材库。

教师除了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还要从课本教材中走出去,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推荐给学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只有贮备丰厚,写作才能信手拈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笔者主要采取如下做法:每日好词好句摘抄背诵(限20字以内,小组长落实);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班长主持);每月读一本好书(跟踪记录做批注,写读后感)。

2.把生活当成最好的素材库。

生活的喜怒哀乐,人性的真假善恶,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抓住生活这面多棱镜。亲近自然,感受四季不同的风韵;参加运动,体验青春健康的快乐;生活小插曲,写一写;社会小矛盾,说一说。让这些活生生的素材走进学生的习作之中。比如有一次看图写作。我要求孩子们选一幅自己喜欢秋天的画面,然后根据画上的景物进行写作,起初孩子们写出的作文东拼西凑,脱离实际。我便带他们走出教室,参观校园,观察秋天校园有哪些变化,观察学校的花草树木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校园秋景用手中的笔画出来并涂上颜色,一幅幅秋天校园的画面就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接着我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把景点说具体。思路变清晰了,学生写作觉得有话可说,有章可循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之人,写精彩之作。

猜你喜欢

精彩写作阅读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