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创设策略指导

2020-06-01罗丽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语文阅读小学

罗丽萍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交际能力均有着良好的作用。在小学阶段,阅读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阅读教学将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阅读 高效教学 课堂创设 策略指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07

閱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目前存在着阅读教学低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合作和探究,本文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探索阅读高效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

在当前的教育中,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对教学的质量和过程进行衡量。同时,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每一个教师的希望和追求。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学的高效性仅仅是围绕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进行的,教师一般是以成绩为主要衡量手段的。但是现阶段,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实现,这种浅层次的认知过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高效性?首先需要明白高效课堂的内涵。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成长过程,减少时间和精力,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的目标。在影响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的因素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学中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等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才能有效完成。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文化和教师的专业技能都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特征表达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的角度为学生上课,提高阅读的高效课堂。教师的文化内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着自己的看法,将教学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2.学生方面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学生的智力、认知等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智力是学生的核心观念,能够推动教学的进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也对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感等的转移,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定中的问题

第一,教师的目标设定过大。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课堂的情感教学,所设定的目标都是爱国主义、逻辑思维等大的概念。这类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理解起来抽象、难度大。第二,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研究不够透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尺度,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第三,教师没有把教学过程的目标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阅读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一般容易忽视设定好的目标会根据课堂的变化发生变化,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单元之间的联系,对整体的知识联系渗透的较少,学习的过程成了孤立的存在。

2.阅读教学引导中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内容没有重点。教师过分关注课堂中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设置的内容有的脱离了教学的重点,影响了对学生深度和广度的培养。学生阅读高效课堂,不是为了呈现更多的教学内容,而是要明确告知学生阅读的方式。第二,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泛化,不够深入。教师一般只是将更多的注意力用在了学科的综合性和发展性方面,但对具体的阅读教学思想却没有理清,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第三,教师在教育中忽略了言语的训练。当教师将时间和训练的机会都用在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上时,传统的文字和语言训练就会忽视,学生缺少练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情感也很难达到更深的层次。

三、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方式

1.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第一,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目标指引。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可以体现语文文本的价值。教师既要让学生认识生字、运用生字等,又要让学生在文章中体验教学的情境。因此,教学的三个维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将这三个维度紧紧围绕阅读的高效教学展开。

第二,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整个教学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的。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结合。例如,在低年级的学生中,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生词,了解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一定的提升,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文章中的词语自己进行相关的描写。

第三,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准确。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将设定的目标进行层次化和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实现阅读的高效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2.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

第一,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选择精准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深一步解读文本,挖掘深层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设计一定的教学内容,从三个维度进行目标的制订。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还需要精读文本,仔细品味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学习不同文本的表达手法。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细度和精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和重点段落,又能对整体的阅读内容进行了解,对重点的地方也能进行推敲。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关的教学情境,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有效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品读,和学生一起因为文章的发展开心、悲痛。可以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将隐藏的情感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形成良好互动的局面。通过不断的互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构建和谐的情感环境,深入体会语文教学魅力。

3.恰当的教学方式

第一,教师需要根据当前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遵循教学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风景类的文章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文中的景点。那么教师进行教学就很难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仅仅依靠文字诵读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深入的体会文章的景色。因而,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的平台帮助学生创建格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观上完成情感的体验。

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在低年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起来自觉性不高,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在高年级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共同进步。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情境的建设也需要根据教学的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只有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才能有效实现教学中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朗诵的方式及时导入新的课程,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中,加深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学生阅读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国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探索》,《新课程导学》2015年第7期。

[2] 王发星《提高问题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22期。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语文阅读小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