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广南地志资料点注(之四)

2020-06-01李亚丽点校杨永福审定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诗云太守

李亚丽 点校,杨永福 审定

(1.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 楚图南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2. 遵义师范学院 土司文化研究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十六、古迹

分下列各门:

甲、寺观

护国寺。在城内青云街。旧有女僧住持,近已无。劝学所设其内。寺有铜铸古佛数尊,尚存,至于泥塑佛像,数年前为驻扎其内军人所毁矣。

万佛寺(俗呼为万寿寺)。又名天竺寺,在县城东外二里许,前即东注塘。寺中罗汉像为数百年前名手所塑,活动如生。殿宇匾联多为邑人方友石、陈秉均等所书,如张劲弩,似走龙蛇。每岁四月八日为活佛节,香火极盛,近稍衰矣。

乙、坟墓

安化郡主墓。在西郊太平村,明永明王妹也,随兄播迁至广南,病殁,葬此。俗名皇姑坟。每岁夏首,村人祷于此,曰“接皇姑”。昆明王(思训)检讨有诗并序云:余客广南,闻莲花山麓有皇姑坟,出探,惟断碑卧丰草中,拭之,见册书“明桂端王府安化郡主之墓”。土人云:“明永明王妹也,年十六,未降,随王播迁,病卒,葬此。”留守冢二户,今居木帖,有老主。宫人犹藏主生时锦帐,欲借观,不果。后茹太守紫庭重筑其墓而表其旧碑焉。

诗云:“风吹秾棣早春残,坏(抔)土香消泪未乾。直化蝉嘶归故国,肯分菱照觅新官。烟霏野草金蚕寂,瘴落蛮花石镜寒。惆怅瑶姬归楚岫,青青宿草自留丹。”

吴县董太守(国华)亦有诗云:“郭外王姬冢,埋香值播迁。秦楼虚待月,吴市竟残烟。家国漂摇日,宫闱少小年。秾华叹桃李,红绕墓门前。”

邑人方凌瀚(字北溟)诗云:“笳声吹彻暮云昏,磷火青青照远村。泪洒穷途遗恨在,南方尚有未招魂。”

邑人王懋昭诗云:“妆点梅痕几度春,那堪零落逐埃尘。前身想是莲花化,今到莲峰了宿因。”

邑人杨兆庆诗云:“望风凭吊遍词人,莫认嵬坡比太真。珍重遗踪留志乘,芳魂千古自常新。”

邑人黄醉六(名明经,清举人)诗云:“飘零犹是世藩尊,路断原入鬼门□。桂邸一空悲落魄,莲峰万笏滞离魂。春寒野火白杨老,地僻西风秋月昏。巫觋不知亡国恨,歌声唱彻太平村。”

邑人李晓村(名秉义)词一阕云:(一剪梅)“文物灿然叹故邦,忆到兴亡,泪到衣裳。龙姬也随播迁忙,初走粤乡,继走滇疆。郊外王姬玉塚香,朝映清霜,暮映斜阳。鹘声夜夜倍凄凉,弃了金汤,葬了蛮荒。”

邑人王领仙(名照)五古一首云:“明代有王姬,埋香莲花麓。人言永明妹,从亡落荒服。神京昔破败,公主遭剑戮。天王后妃殉,吁嗟秦失鹿。巢覆卵不完,姬年才十六。狼燧火连天,未降随转轴。奔从孙可望,冀其果心腹。安置安笼所,不徒瘴疠毒。世情恶衰歇,荒村寄金榖。殷忧病日深,中道拋骨肉。优昙试空花,芳兰萎穷谷。汝何坐我家,同一天下哭。阿兄滇缅去,表墓为树木。旧物寄情深,锦帐遗一幅。守塚留二户,天亲情谊笃。风雨蚀麒麟,断碣面可读。王孙已黄土,衰草春日绿。泪落杜鹃声,难上湘江竹。”

吴县蔡振驎(梦白)诗云:“香尘埋骨几经春,华表巍然祠宇新。一袭流苏红泪溃,当年遗事问宫人。”

梁太守金诏(会稽人)诗云:“翠辇风凄玉簟凉,秾华一树委穷荒。伤心未遂金昆去,就缚吴宫殉烈皇。”

其余题咏甚多,俱载府志,兹不备录。

丙、遗迹

科岩马迹。为莲城八景之一,在城北外八十里许阿科寨岩上,旁有泥金洞、温泉两胜景。相传宋狄武襄破侬智高,追之至此,为跃岩,踏石成迹。何不园太守辨云:“是武襄或其褊将马迹,非智高马迹也。”

邑人杨时夫广文有诗云:“破竹功成著鼎彝,英雄神骏两称奇。试看今朝科岩上,犹道将军马遗迹。边月踏残霜印浅,阵云蹴破藓痕滋。空余古木寒烟外,灵独参差隐废祠。”

董太守诗云:“一战昆仑夺,奇功说武襄。危崖留马迹,遗庙镇狼㬻,服畔宽蛮族,分屯驻沈郎。至今上元夜,灯火赛祠堂(按:武襄庙与其部将杨文广祠堂同在西关外)。

其余题咏尚多,兹不备录。

六郎城。相传为狄武襄部将杨六郎筑为大本营,故名(故杨文广系六郎之子,文广随狄武襄征广源蛮,土人故误为六郎)。尚存无损,在县治东三十余里宝月关旁。数峰环峙,天然雄堞,惟一面以石筑成,有营门一。内平坦,纵横半里许,一水流经其间。出其门,则下百余级始至山麓,有河绕之,俨如玉带。四面则万山陡峻,簇翠排青,所谓形势天成、一将当关之地也。城内居民数十户,昔年莲郡屡历兵燹,此中居民尚称无恙,可以想见其险固也。

邑人杨友兰(名桂馥)有咏六郎城诗云:“万堵峰峦列女墙,雉城原是白云乡。蚕丛栈遏纡高下,雁户人家任隐藏。地险关雄仍王垒,山环水绕自金汤。只因生在莲花界,也把村名号六郎。”

来吉亭。在莲花城西关外一里许北极殿左。清嘉庆二十一年,邑人与何不园(名愚)太守集资建造,以作闲游览胜之所。此地右邻虎阜,左映龙湫,灵雨(山名)峙其旁,文笔耸于前,诚彩云乡中之可人处也。惜咸同间毁于贼,故址尚存。何不园因亭落成,喜赋七律二章云:“六十岁翁从政久,二千石禄荷恩深。未能善俗应煌悚,纵有名山敢讨寻。鸿爪岂期留故迹,黍苗难免望重阴。不知颂我还规我,小筑辛勤佐醉吟。”“从兹觞咏继岩疆,此举真成蟹有匡。吾国旧亭天绘改,韩公老圃晚香长。吁嗟地薄人情厚,惭愧官闲士庶忙。他日徐商身后记,莲花峰下是桐乡。”

安徽姚学政(名元之,任河南学校)和韵云:“使君五马出杨林,淼淼西洋江水深。探粟愿同张立道①,授经羞说异牟寻②。风生僰通回春暖,日下山城带夕阴。谁谓彩云飞不到,官闲今作浪仙吟。”

邑人王仙舫(名佩玮)孝廉和云:“翩翩吉凤莅边疆,大雅扶轮敝不匡。荫借棠阴题字古,香流秫洒写情长。山横客坐莲花耸,雪趁梅檐鹤翅忙。太守自全真乐在,而今人说郑公乡。”

邑人陈九功大夫和云:“熙熙四境乐无疆,治绩真同大小匡。泽我青衿如化雨,祝公白首与年长。纵知结构千秋在,谁识忧劳五夜忙。士庶观游须省记,几时亭榭壮吾乡。”

西蜀冯雨樵太守于清光绪末官莲郡,访来吉亭故址,次何不园韵云:“琴鹤清名遍海疆,三台地望媲韦匡。筑亭恰称诗翁醉,挟策翻怜举子忙(亭成时,公子适典滇试)。威凤来仪风自古,老牛舐犊意尤长。沧桑弹指增惆怅,披发期公降帝乡(舐犊,公诗中语亭己久)。

其余题咏甚多,均载府志。

灵雨亭。在县城东外十五里,灵雨山腰丰年洞前,右即白云洞,景颇佳。清嘉庆丙子亢旱,郡守何不园祷于此而得雨,因建此亭,颜“田灵雨”,志喜也。

邑进士胡庆元有记(因长不录,见府志)。海盐许大令(澄清)诗云:“谽谺百丈架虚亭,不为登高为表灵。云耸山腰连蜧跃,风来谷口带龙腥。谁依半壁陈三瓦,我欲千秋荐一铏。此后丰年颂将受,摩挲石藓认□青。”冯雨樵太守诗云:“太守遗文在山灵,竹光四碧石龛青。仙鼠栖应稳,痴龙睡可醒。此间有真乐,回首醉翁亭。”

文笔塔。在县治南二十五里三台坡上,系清嘉庆间,太守何不园与邑人所建(前在城南外二里许红坡上,何公以之距城太近、规模矮小,遂建于三台坡)。其形六方,方各一丈二尺,层凡十一,高十余丈。插云际,万山朝拱,野松环翠。自塔建后,科名叠兴,文风丕振,不特为莲郡之古塔,且为迤南第一高塔也。

高山流水。在县治西百里外,地名高山流水,塘岩上题此四字,为前明袁灏书,境极佳胜。邑人颜观清有古风一首咏之,并序云:“余少时,侧闻郡有高山流水胜景,在西关百里外,以未得游览为恨。道光戊戌岁,始经其地。初至,设卡处榜曰‘高山流水塘’,入憩,悬亭额悬‘嵩岳瀑布’,为钟铁岭公祖(名韵远,清康熙廿四年任府志)遗墨,随疑境尽,于是无正奇焉。再行二三里,峰回路转,鸟语花香,令人徘徊不欲去。依山之麓,有村居焉,青苍满水石清奇,觉画工之莫可仿。更进数武,忽一山峙于前,壁立千仞,疑鬼斧削成。下有清溪环绕,上题‘高山流水’四大字,旁镌‘万历己卯奉修铜运孔道至此,感而题,袁灏书’。壁近处凿成碑版十一片,字多磨灭。乃揖村老而问,曰此前官有德,政之去思碑也,字痕尚依稀可认。余仰企绝壁,俯玩清流,援笔成五言古一篇,以纪其胜。”

诗云:“余有山水癖,尝怀壮游志。嵩岳拟登攀,沧溟劳梦寐。一一有奇观,耳闻足未至。年觅砚田□,始获经其地。初寻山径入,仿佛得大意。如读索靖碑,乍见犹唾弃。行行二三里,山川厰幽致。鸟语远迎人,花香近扑鼻。林密藏烟村,此景难图绘。忽见一山立,矗矗插天际。鸿濛开辟时,鬼斧想工制。下引清流溪,滔滔日夜逝。长此千万年,令人每翘起。昔有感怀人,高山流水寄。官游乘兴来,大书岩间字。山麓列残碑,云是思良吏。字迹虽模糊,口传尚堪志。我行至其间,临玩穷幽邃。俯流涤心清,仰峰迎面翠。耳目为一新,豁然寻妙谛。兴到笔随之,聊以记其异。”

丁、金石

伏波铜鼓。现存城隍庙内,为马伏波所遗。此器是光庚寅岁,寨民争控于府、经董太守断存者,其制甚古。

李芸渠太守有咏铜鼓遗珍诗云∶“伏波铜鼓制弥工,斑剥何曾蚀雨风。异代珍为夷俗乐,当年铸就汉家铜。摩挲遥想销兵器,歌唱长思立柱功。不朽勋名谁继羡,千秋奇迹武候同。”

高山流水。四字大如斗,为明万历时袁灏摩岩书。山麓有碑版十一,并石刻诗数首,多明以前就崖镌刻者。

西洋桥碑(又名乐安桥碑)。在县治东一百二十里西洋江边,为清乾隆十九年,太守蒋衡(清乾隆壬子进呈楷书十三经,奉旨额刻,大学赐翰林院编修)倡建是桥时所镌。此地为滇桂通道,每夏洎秋,雨霪涨急,波涛漰湱,猝不可渡。斯桥建后,行人便之,蒋太守因喜为记,并令其幕友吴晸书碑,字甚奇,古过往客商、文人、学士观览之,无不称道。年代虽未久远,而亦不可不珍重,故载之,以备好书者知所问津也。

广南怀古。冯雨樵太守诗云:“四围山势湧芙蕖,徼外名区气众殊。马迹争传旧枢密(狄武襄),龟跌犹认小皇姑(永明王妹)。响泉崖畔泉常滴,宝月关前月不孤。何宋吟魂招未得(宋芷湾、何不园),拈毫谁写百蛮图。”

十七、交通

分下列各部门:

道路

广南道路,在昔颇称宽大,自滇越铁(路)筑成,商务冷落,旅客稀少,因之鲜加修治,甚属崎岖。民国十二年春,奉东南巡宣使令,再从事修理,较之数年前又稍宽平矣。其宽度有由一尺余至八九尺者,有由二尺余至一丈余者。自城向正东行至辣子塘,交富县二百二十里,是为通广西省大路;向正南行至田蓬,交越南界三百零五里,是为通越南大路;向正西行至卡子寨,交文山界一百八十五里,是为通文山与省垣大路;向北行至石硐,交广西省西林县界五十里,是为通广西省。小路又东南行至上野,乃达广西镇边县路,三百二十里;东北行至龙潭,亦达西林路,七十里;西南行至上拱,乃达文山、西畴路,一百五十里;西北行至马别河,通邱北路,二百里。

电报及电话:

电报局驻城内东街石牌坊巷,设有电线二股,上达文山,下达富县,均经过前表所列东西大路尖、宿各站。电话机关附于电报局,电话线即以电报线代之。

邮政:

邮局设城内东街,分设代办所四,即西之阿记得、小维摩,南之里大、田蓬是也。

驮兽:

分骡、马两种,约千余匹。驮户本县人及他县人均有,难于详记。聚集地在城内马店,驮价每日平均八角。

船舶:

民船有木船、竹筏两种,船舶与船户之数目未详,多属沿江(西洋江)村民以作济渡及取鱼之需,有时载来往客商,渡费亦廉。

轿兜:

分轿、兜两种,轿夫常有十余人,集聚地在城中,轿行每日工价平均一元。

脚夫:

除雇佣轿夫外,尚可雇本地人为之。聚集地无定,每日工价,若雇轿夫不下一元,本地人四五角亦可雇之也。

十八、地方志

分下列各门:

县治:

广南县知事驻城内,县城在平关坡上,周围四里四分七厘零,高一丈六尺八寸,分东、西、南、北、小南五门,闹市曰十字街及西街。

人口总数:

城市人口总数共一万零六十五人。

自治机关:

在南街,议长王国宾,副议长张肇域。

慈善局所:

有施棺会一,设小南街城隍庙内,常备棺木施给贫无棺殓者及路毙者。又养济院一,在南城外,为收容孤、老、疾、残废人住宿之所。

阅书报社:

原设有一所,名“闻见一新社”,今已停闭。

会馆:

各省会馆均在城内,湖广、江西、岭南三会馆在西街,川黔会馆在东街,老两湖会馆在南街,三迤会馆在北街。

大商店:

广合、兴合、东盛、昌广、莲昌、信盛号、荣祥、泰启、和祥。

客栈:

天和栈、人和栈、华封大马栈住西街,亦乡旅馆、吉祥栈住南街。

饮水:

城内外饮水,有挑自城外河傍沙井中者,有汲井水者。沙井之水,其味清甜,较之昆明吴井桥水有过之无不及矣。

附郭交通:

交通亦颇便利,惟西北城埂脚,多为人民造屋及作菜园者,交通似觉障碍,执政者当有以维持之也。

乡镇:

广南各乡,除附郭者外,其余分为中、东、南、小南、西、小南、北等七区。

人口五百以上之大村:

中区之干塘子(东外)、莲村(南外)、外七棚(北外)、小广南、那朵(西外)等寨,东区之宝月关、杨柳井、骂然、西洋、罗贡、八播、八甲、坝劳、沙斗、板蚌、阿用、竜牙寨等寨,南区之董堡、罗瓦、马街、阿章、董角、普梅、郎恒、木伦、里达等寨,小西区之土锅寨、克林、里跛、暮雨龙、阿记得、安排、弥勒湾、小维摩等寨,大西区之三牛、者街、者王、者兔、者中、者豹、者太、蚌古、栏马等寨,北区之坝汪、格榜、普圈、赖坡、阿科、者歪、小八达、罗里、罗马、者岜、底圩、石硐、董暮、木底等寨,小南区之昔板、底基、大维摩、岜皓、九克、拖冲、母猪黑、贵马、龙腮、者黑、里吉、奇龙得等寨。

各乡街期,或赶三、六、九日,或赶二、五、八日,或赶一、四、七日,各不相重。大概以三日为小街期,六日为大街期,互易日用衣食之物,无大宗工商业之贸易也。附表如下:

云南广南县村镇表

续表:

民国十二年八月

注释:

① 张立道:忽必烈率大军攻灭大理后,派遣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前往镇守。张立道随往,任王府文学,后改任大理等处劝农官,劝课农桑,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② 异牟寻:公元779年至808年为南诏国王。在他执政时期,与唐朝修复关系,于贞元十年(794年)与唐朝使者崔佐时盟誓于点苍山,两国关系重归于好。次年,接受唐朝正式册封。在此前后50年间,南诏先后派出数千贵族子弟到成都学习,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诗云太守
难忘的中秋节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IV诗云》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一钱太守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