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说文本解读的哲学解“结”

2020-05-30许纪友

学语文 2020年4期

摘要:小说文本的解读总是离不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主题思想的读解。从小说文本解读的学理依据来看,它符合小说文本的体式特征。但是,从解读产生的效果来看,无论是语文课堂上长期形成的程式化的分析,还是高考语文试题难以超越的模式化的表达,都缺少理性分析的思维深度和情感体验的审美趣味。如何从浅层滑行的解读走向深度思考的解读,突破解读瓶颈,提高小说文本的解读之效,深度解读小说文本的哲学之“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说文本;解读之效;哲学解“结”

解讀小说文本总是离不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主题思想的读解。从小说文本解读的学理依据来看,解读的落脚点没有什么问题,它符合小说文本的体式特征。但是,从解读产生的效果来看,无论是语文课堂上长期形成的程式化的分析,还是高考语文试题难以超越的模式化的表达,总给人隔靴搔痒不痛不痒之感,既缺少理性分析的思维深度,也缺失情感体验的审美趣味。给学生造成的印象就是阅读分析欣赏小说无非就是解读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贴贴标签,讲点大话套话,一切搞定,有套路,不费脑,所以,学生避重就轻,在高考语文试题的解答上只要有散文和小说文本选择解答的权利,毫无疑问的去选择小说文本。如何从浅层滑行的解读走向深度思考的解读,突破解读瓶颈,提高小说文本的解读之效,深度解读小说文本的哲学之“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解读故事情节的过程与结果的哲学之“结”

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讲故事,因此,故事情节是小说创作的重头戏,但是不同的作家作品在构思小说的故事情节时风格不一样,大体不外乎两种故事情节的结构。一是常说的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甚至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的“全过程完整故事链”结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是“生活横断面”或“生活场景式”的精彩镜头结构,如《孔乙己》里面出现的三次酒店场景。最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大多选取“生活横断面”或“生活场景式”的精彩镜头结构的小说文本来命题,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天嚣》。

不管采用哪种结构,都必须明确故事情节的典型特征是:写故事要有过程有结果,从过程到结果有多个“结”连缀起来,解读故事情节就是解读情节发展阶段的每个“结”,这个“结”就是“预期”与“反转”的哲学之结。波澜起伏、曲折生动是一种结,潺潺流水、曲径通幽是一种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也是一种结。读小说,不管什么故事情节结构,它里面都含有“预期”与“反转”的理性思考与感性审美,悲剧也好,喜剧也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故事情节之所以吸引人就是“预期”与“反转”的“错位”,理性思考的“预期”与感性情感的“反转”往往使读者感慨唏嘘、欲罢不能。而且这种“预期”与“反转”的“错位”越大,对读者的震撼力也就越强,大家熟知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死”就是经典案例,大凡经典小说都有此特征,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特别是悲剧小说。大家经常观看电视剧和电影往往议论故事情节为什么是这样安排的疑问也是这样,这就是故事情节情感审美和哲学之结的魅力。

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抓住“结”“预期”“反转”“错位”四个关键词,从理性思考与感性情感审美视角去概括、分析、欣赏、探究故事情节的不同阅读层次,做到有理有据和有味有效,避免坐实现实的实用主义的生活原型的理解,走进文学艺术鉴赏的新天地,达到思维有深度有品质,审美有高度有品位的新境界。

二、解读人物命运形成的内因与外因之“结”

故事情节是人物活动的生命历程和轨迹,人物形象是结构故事情节不可或缺的主心骨。作家不管创作何种类型小说的故事情节,如传统小说、意识流小说、现代派小说、科幻小说等等,万变不离其宗,人物形象或明或暗地出现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说,没有人物形象就没有故事情节,这也是小说文本不可或缺的元素。小说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人物性格是二重性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维的。但人物命运形成原因不外乎就是内因与外因。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从生理遗传角度解释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因。人们又常说,环境造就人,人是社会的人,这是从社会生活环境角度解释人物性格形成的外因。如林冲、别里科夫、祥林嫂、孔乙己等等,都是内因与外因之“结”造就成的性格典型,成为永恒的经典。

概括、分析、欣赏、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明确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是:人物性格是有二重性的,不是非好即坏,泾渭分明,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善恶交织在一起。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就是集可恶可怜可哀可叹于一身的时代畸形儿。《祝福》中的“我”、四婶等人物,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而概括、分析、欣赏、探究小说人物命运,必须明确人物命运形成的的典型特征是:内因与外因的的叠加,而且还有“转捩点”的“突发”。林冲“逼上梁山”就是由其性格隐忍的内因与高衙内对其迫害的外因,再加上陆虞侯草料场火烧他至死的“转捩点”的“突发”,完成了林冲性格由“隐忍到反抗到逼上梁山”的全过程塑造。

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的形成原因,要抓住“结”“二重性”“内因”“外因”“转捩点”“突发”六个关键词,才能避免平面化、标签化、片面化理解小说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在哲学辩证法的指导下,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的形成原因的解读,达到有高度、有宽度、有厚度的立体化审美观照。

三、解读环境背景设置的必然与偶然之“结”

人是社会的人,所有人都是生活在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大环境和生活小环境里的。社会环境也好,自然环境也好,人都要与之发生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生活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小说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事环境的设置,在作家创作小说时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作家个体生活阅历的客观再现的痕迹。中国古代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文本解读法,就是追溯作家创作时的环境背景,从而帮助支撑文本的解读和探源。

《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因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历史时期,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的缩影,通过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的作品,反映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就是曹雪芹自序,他以真实身份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作者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生活中那些实有其人的女孩儿,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还有祖上九死一生创下的这份家业,当年自己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他自感身世,自忏情孽,深自愧悔,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将真事隐去”的自叙小说。

流传千古的伟大的经典作品告诉我们,概括、分析、欣赏、探究小说的环境描写,必须明确环境描写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大环境和生活小环境是小说中任何典型人物塑造都无法超越和逃脱的时空背景,解读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都与环境描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常说,为什么故事情节是这样结尾?人物命运为什么是这样结局?其本质就是社会大环境的必然和生活小环境的偶然决定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之死”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社会背景下的鲁镇氛围、雇主鲁四老爷家、祥林嫂的原生家庭、祥林嫂的初嫁和再嫁家庭、祥林嫂的人事环境的“叠加”和“围剿”,她无处安身,窒息而死。同理,孔乙己之死、范进之疯,无不如此。

解读小说的环境描写要抓住“结”“隐喻”“必然”“偶然”“叠加”“围剿”六个关键词,既要有中国古代的“知人论世”的历史视野和时空观,又要正确把握时代背景和作家个人经历投射到作品中的“隐喻”度,索隐考证、六经注我,过犹不及,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解读作品主题理解的一元与多元之“结”

一篇小说的解读有三个视野:作者中心论、作品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如果偏执其中一个视角解读一篇小说都有利弊。第一,作者中心论——利在溯源知人论世,弊在附会捕风捉影。第二,作品中心论——利在裸读只见树木,弊在屏蔽不见森林。第三,读者中心论——利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与时俱进;弊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和脱离文本。所以,文本解读要演奏好作者、文本和读者协调一致的三重奏。

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是他自感身世,自忏情孽,深自愧悔,“将真事隐去”的自叙小说,这是作者中心论。胡适说《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大家族衰退的自然趋势。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这是文本中心论。鲁迅说《红楼梦》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读者中心论。

检验一元与多元解读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主题辐射”是最好的验证。概括、分析、欣赏、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必须明确主题思想的典型特征是:一个中心,三个支点。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用作者中心論,还是用文本中心论,或者用读者中心论来解读一篇小说的主题思想,你的主题思想要能统辖小说三要素提供的阅读信息码,通俗的说,要有学理依据,要言之有据,不能凭空臆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逼上梁山”,《边城》的“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老人与海》“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等等主题的提炼都是符合“主题辐射”的原则。

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要抓住“结”“一元”“多元”“融合”“辐射”五个关键词,在文本解读面面观的“融合”“辐射”思维指导下,第一、牢记文本解读三观论,溯源与导流;第二、熟悉文本解读的“道”与“技”,明学理与方法;第三、了解文本解读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界限,辨别真理与谬误;第四、追寻文本解读结晶与批判性思维有效高品质的培育路径,达到思维与创新的共生共荣。

(作者:许纪友,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

[责编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