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实践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5-27刘宝庆温慧颖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刘宝庆 温慧颖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模式和必然选择。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基本内涵分析入手,提出了我国目前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并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双主体”育人机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组织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

中国分类号:F250-4;G712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招生、招工计划,由学校负责招生,学校教师和企业有经验的师傅联合开展教学,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它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共同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发“校企双线交织”的课程體系,明确规定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并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标准设立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整个过程 [2],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优化企业员工队伍,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升企业效益。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瓶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人才质量提升为核心,但是现阶段也遇到很多瓶颈:一是学生家长、学生本身甚至部分教师和管理者对现代学徒制存在较差的感知和认知,认为就是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二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企业担心学徒会影响企业效益,学生担心企业会只用不教。三是现代学徒制未能建立与普通职业教育平等的教育形象,普通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正常的教育,而现代学徒制培养仅限于师徒手手相传,被视为是上学失败的替代品。四是学徒在企业参加轮岗培训时,由于企业片面追求效益,过度考虑用人单位的成本和学徒工作能力,对学徒很少签订标准的工作合同,学生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五是企业师傅理论不高和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也制约着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有效衔接,存在着脱节现象。

三、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2012年开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吉)成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佳吉人培养基地,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现代物流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创新校企 “双主体”办学机制

1.共建“产学研用培”一体化生产教学中心,搭建校企合作载体

在学院“一主多元”办学体制框架下,积极探索机制改革创新,以嘉吉本互惠互利、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校办深入合作协议,设立了校办政策、制度、资金、共建一体化生产教育中心,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与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2.校企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实现招生与招“干”一体化

校企共同参加招生面试,合格者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学徒)身份,按管理人员岗位标准实践,享有同等标准食宿待遇,企业无偿提供学生工装与学期奖助学津贴,并在第三学期(当年的9月--次年1月),企业根据学徒的表现,设立学期奖学金制,以此作为对学生企业实践学习的激励和奖励报酬。第五、六学期(当年11月-次年7月)按实习生薪金标准规定发放工资及纳入后备干部体系等内容;学生毕业后即在管理干部岗位工作,实现了招生与招干同步,学习与工作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3. 校企共同创新了“两同一联”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双方就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高校看看其它网站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有什么内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推荐有经验的兼职教师或企业教师或讲师[3];学院选择优秀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或参与业务实践或跟踪指导,形成两个相同的现代培训模式,如图1。

?

(二)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重构“职业导向、层阶递进、双线交织”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制定了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以标准为参照结合嘉吉等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实践根据简单、复杂的实训基地,一对一的综合性、建设性的课程体系,实施职业指导,一步一步,二线交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如图2.

?

2.双方分段育人,实施“工学双向交替”的教学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学生学徒双身份、工作学习双向交替”教学模式,采取“1+0.5+0.5+(0.25+0.25)+0.5”工学双向交替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即第一学年学校,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第三学期企业,培养学徒企业核心岗位能力;第四学期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第五学期学校+企业,完成职业能力课程和门店管理学习;第六学期企业,培养佳吉业务综合能力。

(三)加强组织、制度保障,创新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

1.校企互聘共用,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教师和企业师傅“双栖化”

一是课程采用双导师教学。实行专业校企双带头人制度、课程校企双负责人制。聘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为企业师傅,学校课程以教师为主,企业课程以师傅为主并按职级标准发放课时津贴。

二是利用学院名师工作室和企业流动工作站进行教师双向交流。在佳吉设置教师工作站,依托名师工作室培训师资实践能力和企业员工理论水平。

三是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教师与佳吉联合研制开发周转笼车,减少货物中转运输中产生破损,联合优化运输系统解决过远、重复、倒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难题。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对教师在职称评聘上给予优先倾斜,企业对带徒师傅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给予优先考虑。

2.校企共同成立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创新四层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

校企协同成立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建立包括学校、企业、校企合作、专业化四个层次的现代培训管理体系招聘,选拔,项目管理硕士,培训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措施,违纪处理,现代学徒制教育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监控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二级定期检查和实时反馈。

3.校企共管,校企共评,责任共担,开展多元的考核评价

按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考核制度制定学徒相关制度,与企业共同管理、评价,形成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将企业员工日常考评引入学徒的过程性考核,由企业人力监管与师傅进行考核。二是融入企业关键技能点与知识点形成考试标准并建立理论考核试题库。三是按岗位操作标准整合转化形成实操考核标准。四是由分院教学督导组、企业教学督导组、专业教学督导组等“三级督察”共同对专业基础课程、企业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教学监管。五是由企业师傅、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个人和所在团队分别进行学习评价。

四、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专业人才质量显著提升

专业录取线、获奖率、就业率、起薪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高出省专科录取线157分,报到率99.15%,累计培养学生450人;201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从94.2%提升到97.01%、顶岗实习平均报酬由2160元增长到2480元、起薪从3000元增加到3700元;学生获国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4项、二等奖2项。2016年获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产品设计竞赛铜奖。

(二)合作企业员工素质显著提升

2017届毕业生45人中有35人成为佳吉物流部门主管,8人成为门店经理,提高了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中该班班长刘庆杰同学现任云南区经理,他提出的“调度衔接、线路整合、分散合并、接发集中”的管理办法,并简化流程,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0万元。

(三)双导师团队执教能力显著提升

参加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师,指导学生同时参加佳吉生产,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师傅与学院教师共同学习研究,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支理念新、技术技能强、水平高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涌现了一大批教学能手和生产专家,再现了“教授工作服、师傅上讲台,学生准员工”的情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

[2]國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3]王国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6):17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物流管理专业基于“两侧三链”有效衔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8zcy442),主持人:刘宝庆

作者简介:刘宝庆(1970-  ),男,籍贯:吉林省长春市,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温慧颖(1973-  ),女,籍贯:吉林省通化市,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安全管理、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