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小时代:“孤独经济”的商业狂欢

2020-05-27李恒杰石雪雁杜芳芳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商业消费

李恒杰 石雪雁 杜芳芳

摘要: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达2.4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单身的人变多,孤独经济随之产生。孤独经济产生有其内在的消费需求支撑,其崛起催生了孤独经济的消费领域和产业链条。本文从“孤独经济”催生的外卖、宠物经济、“一人份”等消费領域出发,提出推进云南 “孤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拓展新行业,努力为孤独群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词:孤独经济、消费、商业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

有经济学家认为,孤独经济是适应人口变化而生的。社会人口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需求层次就会出现变化,新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也就随之产生,孤独经济就是随人口结构变化出现的。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达2.4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云南的单身人口不断增长,2018年昆明的单身率为65.18%。单身的人变多,外卖行业、宠物经济、网络游戏和迷你KTV等独乐孤单消费应运而起,也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孤独经济的到来。

一、“孤独经济”的发展现状

孤独经济的前身是单身经济,美国经济学家F.T.McCarthy最早在2011年《经济学人》杂志中首次提出“女性单身经济”。“孤独经济”既包括单身消费,也包括一个人独立消费的行为。据2017年度《孤独经济》数据显示,感觉孤独者占61.47%;未感觉孤独者占38.53%。在孤独感出现的频率上,偶尔孤独的人占51.77%;经常孤独的人占27.22%;每天都会孤独的占21.01%。我国“孤独经济”走热,结婚年龄普遍延后,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年轻人“消费观”的转变,尤其在信用消费、未来消费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年轻人往往入不敷出。据统计,目前中国独居人口占比达16%,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衍生孤独经济市场,也意味着发展孤独经济是必然的。

单身群体是当前消费力最强的群体,其中85后、90后是单身青年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有相对的经济自主权和相对独立的个性,习惯于随意花钱和独自花钱。据云南省民政厅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云南省的结婚率由10‰降至7.84‰,离婚率则逐渐升至2018年的2.23‰,且高离婚率人群主要集中在20~39岁。单身人口的增加,让孤独消费应运而生。同时,在工作环境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的形势下,促使消费方式从群体娱乐消费向个人消费转变。孤独人群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喜欢一个人独处,电影、游戏、酒吧、健身、KTV、直播等成为职场人排解孤独的主要消费方式。这一部分人群衍生出来的经济产业链,让孤独经济有了存在的必然性。

二、“孤独经济”催生新型消费模式

在孤独经济形势下,孤独群体需要通过消费行为来排解、宣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孤独感,由此催生了孤独经济的消费领域和产业链条。据相关数据显示,会为了排解孤独而消费的占57.69%;不确定是否会产生消费的占26.63%;不会因排解孤独而消费的仅占15.68%。单身群体将作为未来云南消费趋势变化的重要风向标,在花钱买便利、悦己、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意愿驱动下,外卖、宠物经济和“一个人”消费将成为未来单身群体购物的主要场景。

(一)花钱买方便——外卖行业的崛起

单身群体普遍追求餐饮的便利性,成为推动外卖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受准备中餐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的影响,选择自己做饭的新一代年轻人很少。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单身人群只是偶尔做饭,成为外卖消费的主力军;而已婚人群通常每周做饭超过三次;外卖通常被认为是餐饮场景的补充。

孤独的空巢青年成为当前外卖的最大消费群体。外卖消费群体大多消费能力强,且追求较高品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做一个“精致”的人。所以可以看到,许多外卖拥有精美的包装以及细致的体验服务,虽然价格不菲,却依然受到欢迎。根据“饿了么”晒出的“2017年度外卖账单”大数据,2017年昆明外卖市场增长势头明显,订单量同比增长72.9%,交易额同比增长96.4%。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外卖骑手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二)花钱买寄托——宠物经济的兴盛

宠物经济是在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孤独经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圈层化现象显著,年轻人需要寻找精神寄托以缓解压力和孤独感,养宠物就成为缓解压力的好方式。在我国,年轻人才是宠物消费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80后和90后是主要的宠物消费群体,占比达77%,88%的猫狗主流养宠人群为女性。

近年来云南省宠物市场每年以30%~40%的速度飞速发展,2018年昆明养犬数量约40万只,宠物行业消费突破4亿元,宠物市场潜力巨大。宠物经济的日渐火热,也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宠物消费,同时催生了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保险等宠物行业及服务需求。

(三)花钱买安逸——一人份消费“小”时代

2017年淘宝发布的单身社会趋势数据显示,在中国,已有超过5000万的单身群体选择“一人份”生活,其中90后占比超过六成。不管是家电、住宅,还是餐饮、娱乐,都在向“越来越小”发展,“迷你化”商业美食走红,迷你KTV成为孤独群体的消费宠儿。

在日常生活中,迷你家居将成为单身群体的消费热点。据天猫“双11”十年单品销售增长数据显示,“一人量”悄然走红消费市场,其中购买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人数增长最快,2018年分别增长97.3%和63.0%。单身人群对健康型小家电消费的意识和需求正逐渐变强,投入到迷你家电的企业逐渐增加,未来一人份的家电品类和品牌将形成小而美的业态。

三、推进“孤独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孤独经济的主要亮点不是孤独经济本身,而是孤独经济所向往的团聚经济,孤独是有一种内在的需求,是寻觅一种不孤独的措施,因此,孤独经济的吸引力实际上是为人们提供一些不孤独的措施。孤独经济的盛行,激发云南孤独消费发展。为推进云南“孤独经济”,我们要为孤独经济的消费者开设服务,顺应孤独或创造开放社交的行为,打造云南特有的孤独消费市场。

(一)量身定制,“迷你商品”人性化

为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孤独群体的需求,消费市场应当量身定制更加人性化的“迷你商品”。近年来,除了迷你电器之外,還有单身公寓、迷你家居、独立小包装食品等消费也在大幅增长。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单身消费群体将会成为拉动消费的一支主力军。单身群体追求精致的生活,更青睐休闲与健康食品相结合,注重商品质量和新鲜度,因此建议为单身群体提供丰富的、轻量便捷的、个性化的、情感化特征的商品和量身定制的服务以及更多的“迷你商品”,满足其需求。

(二)拓展空间,线上线下“全渠道”化

在单身群体便捷性消费趋势之下,新零售迎来大发展机遇。孤独经济融入线上线下,线下实体消费与线上网络消费并行,满足孤独群体追求“时间上的便捷化”和“空间上的便捷化”的需求。让手游、网络直播、阅读网文自媒体、短视频等线上娱乐方式成为孤独群体排遣孤独的重要方式。建议将更多种类的商品入驻外卖平台,让孤独群体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获取所需商品,享受线上的快捷方便。通过线下体验店+线上商城模式来营销小众潮品,通过线下体验、线上服务,满足孤独群体的购买需求和线上社交分享需求,形成全时空的体验店营销系统,让孤独群体为线下体验的便利性买单。

(三)转型升级,零售市场多元化

孤独群体通过消费来排遣孤独感,购物中心、便利店、咖啡厅等极有可能成为孤独青年将来的消遣地。未来这些地方绝不只是用来购物,孤独经济下,建议将其打造成集中的、多元化的、复合型的场所,在功能上没有设限的地方。打造具有“陪伴”等字样名称的咖啡厅与书吧,建设属于孤独群体的休闲小天地;在便利店、超市等设立“一人商品栏”,为单身群体提供“一人份”商品;在购物中心、电影院、步行街等地进驻一批迷你KTV、自助健身仓等,满足他们“独乐”消费需求;鼓励各类餐厅设计“一人座+单人套餐+私密场景”板块,推出“一人食”、“一人锅”模式,吸引孤独一族消费。

(四)互联网+,AI智能个性化

基于孤独人群的内在心理诉求,人工智能成为孤独群体的“孤独解药”。小米的小爱、喜马拉雅的小雅以及百度的小度,不仅可以根据人类口令进行报时、播报天气、播放音乐、控制其他相连接的智能家电等执行操作,还可以提供聊天对话等个性服务,给予孤独群体生活帮助的同时又让其心理得以慰藉。研究孤独消费者需求,开发符合孤独者需求的产品,鼓励孤独群体到店体验,增强消费黏性,为缓解“孤独”买单。

总之,孤独经济是当下流行的经济形态,要抓住商机,拓展新行业,努力为个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孤独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以审慎乐观的态度对待孤独经济,期待未来由孤独经济催生的产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坚.孤独经济:消费行为的变迁与衍生的产业链[J].人民论坛,2019(25):52-53.

[2]悄然兴起的“孤独经济”[J].中国总会计师,2019(05):174.

[3]数说孤独经济[J].理财,2018(05):6-7.

[4]李志军.孤独经济[J].中国服饰,2018(02):72-73.

[5]梁栋.迷你KTV演绎“孤独经济”[J].上海信息化,2017(09):57-59.

[6]脉脉数据研究院.2017年度职业数据白皮书《孤独经济》.

作者简介:

李恒杰(1985-),女,助理研究员 硕士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消费市场;

石雪雁(1990-)女,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研究方向为老年经济;

杜芳芳(1988-),女,云南云上云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商业消费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强势崛起的商业,共塑城市新繁华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