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初中历史人文教学研究

2020-05-2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李庙初级中学郝世华

天津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课题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李庙初级中学 郝世华

随着素质教育深层次实施,初中生知识层次、能力、素养等方面已被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文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与此同时,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在实践中从情境、教材、方法、实践等方面入手,建构高效的历史人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逐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思考社会以及人生,在汲取智慧、陶怡情操、净化心灵等过程中高效培养人文素养,实现初中历史人文教学目标。

一、构建人文教学情境,深挖教材,整合课堂内容

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下人文教学要求,在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巧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和谐”“宽松”的初中历史人文教学情境,深挖历史教材课题知识点的同时有机整合课堂内容,将其有效渗透到人文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历史课题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在兴趣激发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各环节,实时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历史学科人文教学的效率。

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例,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情况,从人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教师要从不同层面入手深入挖掘历史教材“红军不怕远征难”课题中蕴含的人文元素,深化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其渗透到构建的课堂人文教学情境中,激活历史人文教学课堂的同时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在讲解“红军不怕远征难”课题基础知识、重难点过程中向学生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精彩片段,比如《十送红军》,为学生再现红军长征真实的情境,让其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课题内容的同时感知红军长征的艰苦以及惊心动魄。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不同形式的红军长征背景资料,比如视频、音频,让学生在观看、聆听的基础上联系课题知识点,总结红军长征的具体原因,直观、生动呈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等,和学生共同看图、读图、析图,准确把握红军长征的具体时间、路线方向,包括长征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与此同时,教师在构建的人文教学情境中巧妙融入教材内外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材料,通过多媒体呈现“数字长征”,以长征精神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教材课题内容,科学整合的同时合理设置思考问题。比如,说说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讲述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客观评价红军长征,谈谈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以及当下应该怎样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让学生在分析历史材料、深化理解课题内容基础上穿越时空的隧道,深层次思考课堂上呈现的一系列思考问题,在目睹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在愉快掌握课题知识、获取历史情感过程中学习红军身上高贵的品质,勇往直前、不怕艰难困苦、敢于牺牲自我等,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热爱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祖国的情感,在多媒体作用下的人文教学情境中高效培养人文精神以及素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实践

教学方法优化、学生主体地位展现都是初中历史学科人文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过程中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在教与学深度衔接过程中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同时进行课中历史实践,在历史思维锻炼、历史能力发展中科学获取历史课题知识与情感,形成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同时深化发展人文素养。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教师要以人文教学为切入点,科学把握“新文化运动”课题知识点,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其中,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结合的方法,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层层导入“新文化运动”课题知识点,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内容、作用等,科学设置思考问题。比如,陈独秀先生提倡以及反对的分别是什么;为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什么口号,他们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有哪些;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及其作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在合理点拨、提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在问题分析、解决的基础上,进行质疑的同时提出新问题,在层次化问题的不断作用下,促使人文教学在历史课堂有序展开,让各层次学生在激活、锻炼历史思维过程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蕴含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文元素。

随后,教师将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引入课中,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直观、生动地呈现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片段,让各小组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选取任一片段,抓住片段主题思想、核心内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编排情境对话的同时进行情境表演,在设置的人文情境中进行多样化实践,诠释不同历史人物角色的同时深化理解课题知识点,深化解读新文化运动内涵、作用的同时促进人文素养深层次发展。

三、课内有效延伸拓展,开展多样化课外实践活动

教师要在评价、反思的基础上有效延伸以及拓展课内历史教学,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历史平台进行全方位、层次化实践,在历史知识迁移、内化、整合、活用基础上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

实践是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这需要充分发挥课外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以“改革开放”为例,在课内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从人文素养培养层面入手,联系教材内外的同时有效延伸拓展“改革开放”课内教学,在课外第二课堂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影片观看与赏析、诵读表演、情境表演、写作比拼、艺术展览,将人文元素巧妙渗透其中。学生可以借力多样化的课外历史实践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各方面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学习他们身上高贵的品质,在锻炼历史基础能力、实用能力过程中学会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提升思想境界、人文素养、核心素养,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客观折射初中历史课堂人文教学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解读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以及要求的基础上围绕生本教育理念,探索新方法、新策略的同时联系教材以及课堂内外,优化初中历史人文教学全过程,引领各层次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及进行多样化历史实践,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过程中提升学生历史知识层次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在培养人文素养、综合素质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人文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课题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