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热式回转炉换热方式分析

2020-05-15杜志敏刘智祥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热式列管炉体

杜志敏,王 苗,刘智祥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

目前回转炉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是一种用于干燥、煅烧、冷却固体物料的回转圆筒类设备。对物料品质较高的回转炉普遍采用外热式,但该加热方式存在换热面积较小的问题,在物料处理量较大时,设备规格大,加工制造难度高,运输困难。提高换热面积、降低设备规格是发展的趋势。

目前外热式回转炉炉壁及列管换热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混合式换热方式的研究分析较少。本文对比了多种外热式回转炉换热方式,说明混合式换热方式可提高设备换热面积,降低设备规格,提高生产效率。

1 热传递的基本型式

热传递主要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换热方式。热传导理论[1]中,固体导电体通过自由电子迁移传递能量,固体非导电体通过晶格振动传递能量。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辐射是指一种以电磁波传播能量的现象。

2 外热式回转炉换热分析

2.1 炉壁换热方式换热分析

炉壁换热方式的外热式回转炉换热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如图1所示。载热气体携带的总热量Qo通过对流、辐射等作用将热量传递至回转炉炉体外壁,再通过热传导传递至回转炉炉体内壁。当回转炉炉体内壁处于物料覆盖时,热量Qm由回转炉体内壁通过导热、对流、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给物料;当回转炉炉体内壁处于物料覆盖以外时,热量Qg由回转炉体内壁通过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给炉内气体及物料。载热气体携带的部分热量通过保温层散失到外界,即热量Qs。

图1 炉壁换热方式横截面换热示意图

2.2 列管换热方式换热分析

列管换热方式的外热式回转炉换热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如图2所示。载热气体携带的总热量Qo通过对流、辐射等作用将热量传递至列管内壁,再通过热传导传递至列管外壁。当列管外壁处于物料覆盖时,热量Qm由列管外壁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给物料;当列管外壁处于物料覆盖以外时,热量Qg由列管外壁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给炉内气体及物料界面。载热气体携带的部分热量通过保温层散失到外界,即热量Qs。

图2 列管换热方式横截面换热示意图

2.3 混合换热方式换热分析

混合换热方式的外热式回转炉换热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如图3所示。载热气体携带的总热量Qo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炉体外侧的热风通道内的载热气体携带,另一部分由列管内部的热风通道内的载热气体携带。当换热面处于物料覆盖时,热量Qm由换热面通过热传导等方式将热量传给物料;当换热面处于物料覆盖以外时,热量Qg由换热面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给炉内气体及物料界面。载热气体携带的部分热量通过保温层散失到外界,即热量Qs。

图3 炉壁换热方式横截面换热示意图

3 实际使用效果分析

矿物料实验的物料平衡计算基础数据。物料:矿物料;进料量:450kg/h;出料量:400kg/h;热源:天然气(进750℃,出550℃)。

3.1 实验过程热量计算

3.1.1 物料升温需要热量

进料温度为250℃;出料温度为550℃;所选矿物料比热为1.5kJ/(kg·℃);物料升温需要热量为:450×1.5×(550- 250)=202500kJ/h

3.1.2 物料反应热

所选矿物料反应活化能:90kJ/mol;

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为固体物质的量,根据物料平衡表计算得440mol。

反应热为440×90=39 600kJ/h。

3.1.3 实验物料共需热量

各部分热量占总热量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物料热量占总热量比例

3.2 实验设备规格计算

3.2.1 总换热系数

实验设备总换热系数50W/(m2·℃)

3.2.2 对数温差计算

物料250℃→550℃;热源750→550℃;对数温差:

3.2.3 实验物料所需换热面积

3.2.4 实验设备体积

所选矿物料堆密度为1 500kg/m3;物料的体积流量;450/ 1 500=0.3m3/h;物料反应所需的时间为30min;设备的填充率为15%;设备的有效容积;0.3×(30/60)/15%=1m3。

3.2.5 实验设备规格选择

选择实验设备长径比为8,根据容积计算实验设备直径为:(4×1/3.14/8)^(1/3)=0.54m;

实验设备初选规格φ550×4500mm;返算实验设备填充率为14%。

3.3 实验设备换热面积计算

3.3.1 实验设备选炉壁换热方式的换热面积

实验设备规格为:φ550×4500mm,加热段炉体最大长度为2.5m,计算换热面积为4.32m2。无法满足实验物料反应需要的换热面积5.45m2,因此实验设备规格需要增大。

3.3.2 实验设备选列管换热方式的换热面积

实验设备规格为:φ550×4500mm,加热段列管最大长度为:3.4m,可分布列管6根,外径φ89mm,计算列管换热面积为:5.7m2。满足实验物料反应需要的换热面积5.45m2。

3.3.3 实验设备选混合换热方式的换热面积

实验设备规格为:φ550×4500mm,加热段炉体最大长度为2m,计算换热面积为3.45m2;加热段列管最大长度为3.4m,可分布列管6根,外径φ89mm,计算列管换热面积为5.7m2;加热段炉体和列管换热面积合计9.15m2。满足实验物料反应需要换热面积5.45m2。

3.4 实验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按炉壁、列管、混合换热方式,各加工一台规格为:φ550×4500mm 的实验炉进行试验。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换热方式的实验炉检测出稳定合格产品,物料所需在实验炉内部的停留时间不同:

炉壁换热方式试实炉物料在设备内部的停留时间为67min;列管换热方式实验炉物料在设备内部的停留时间为48min;混合换热方式实验炉物料在设备内部的停留时间为31min。

4 结语

相同工况下,物料在设备内部所需的停留时间越短,生产效率越高。因此,提高设备的换热面积,缩短物料在设备内部的停留时间,能够提高设备产能。混合换热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换热面积,使物料与载热气体快速换热,提高生产率,降低设备规格。

猜你喜欢

热式列管炉体
我国毒品列管模式的检视与完善
抓准热水器细分市场的商机
煤气化变换系统蒸汽过热器列管失效分析及防范措施
全氧燃烧熔块炉
Study of partia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HFO-1234ze(E)/N2 mixtures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非道路单缸柴油机排放试验中的使用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战在速热 赢在品质
凝汽器技术改造
新型毒品
综合式多功能节能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