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字衍生词语的多义研究

2020-05-13衣俊达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多义当心

衣俊达

摘  要:“当”字是一个在汉语中极为常用的字,其字义和用法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本文通过对“当”字的三个衍生词语“当心”“当日”“当道”古今词义的梳理和演变途径的分析与推测,更深入地理解了“当”字的字义和用法,并有一定根据认为这些词语的众多词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引申关系。同时,通过对多方资料的收集和《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词义进行比较,我们亦有证据认为词典中收录的三个词语的词义存在遗漏现象,且词典中有部分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校准。

关键词:“当”字;当心;当日;当道;多义

前言:

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当”字都是一个常用字,其字义和用法非常繁复多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当”字的释义为:“田相值也。从田尚声。”通过许慎的解释,我们可以得知“当”字的本义为“两块田相当、相等”,是为动词。“从田尚声”则说明“当”字是一个形声字,“田”为形旁,“尚”为声旁。根据裘锡圭先生(2015)对形声字的分类,“当”字为典型的“下形上声”类形声字。[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字的字义不断扩大,而后又演变出副词、介词等多种词性的字义。与之相生相伴的,还有以“当”字为基础而出现的一系列衍生词语,如“当心”“当日”“当道”等等。这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具有多义性,不同的词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而其中又有一部分词义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消失,在现代汉语中仅保留一部分词义。本文即针对上述的三个“当”字衍生词语,藉助汉语词典,对其多种词义的演变途径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分析。

第一章  “当心”的多义研究

“当心”在《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古汉》)中有三个义项:①捧物与心齐,表示恭谨;②对着或处于心部;③正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有两个义项:①小心,留神;②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现对古代汉语中的“当心”和现代汉语中的“当心”分别加以分析:

第一节  古代汉语中的“当心”

“当心”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1)斧钺钩要,直兵当心。(墨翟《墨子·鲁问》)

尺,邪凿之,上穴当心,其矛长七尺。(墨翟《墨子·備穴》)

《墨子》中一共出现了两个“当心”,为该词语的最早用例。以上两例中,“当心”分别指“对着(他的)心窝”和“对着地心”。我们将词语的词义分为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本义”即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词义”。[2]由此可见,“当心”的本义即为“对着心部”。这里的“当”释为“面对,向”之义。

到了战国时期,“当心”一词又出现了其他词义:

(3)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庄周《庄子·外篇·达生》)

(4)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戴胜《礼记·曲礼下》)

例(3)中的“当心”译为“处于心部”,这里的“当”释为“在、处于”之义;例(4)中的“当心”译为“捧物与心齐”,或可理解为“与心的位置相当”,这里的“当”释为“相抵、相当”之义。

而后的一段时间内,“当心”一词常出现于各类文学作品中,但其词义未再发生较大变动。如:

(5)六月当心,左周而行,分而为十二月。(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6)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7)猗嗟明月,当心而出。(刘歆《西京杂记·卷四》)

到了唐代,“当心”一词衍生出了新的词义:

(8)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9)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罗隐《牡丹》)

例(8)(9)中的“当心”译为“正中”,成为了一个方所名词。笔者认为,“当心”名词义“正中”的出现,应是由“当心”的“处于心部”之义演变而来。

直到明代,“当心”再次衍生出新的词义:

(10)这小二在家里小心谨慎,烧香扫地,件件当心。(冯梦龙《警世通言》)

例(10)中的“当心”是动词,释为“小心,留神”。“当心”的这一新词义与“当心”的“捧物与心齐”之义密切相关,由于“当心”的“捧物与心齐”之义往往表示恭谨、谨慎的态度,故“小心,留神”之义极有可能是从“捧物与心齐”之义引申而来。《古汉》中并未收录“当心”的这一义项,或为失误。

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作为“小心,留神”之义使用的“当心”开始日益普遍化:

(11)一路当心护送。若得太平无事,此功非小。(唐云洲《七剑十三侠》)

(12)你当心点儿仔细看一看,陶大人的钞票都是假的,你不要上了陶大人的当。(张春帆《九尾龟》)

(13)他是北洋大臣保说过“才识优长”的,他的条陈抚台自然要格外当心去看。(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4)万一白翟野主,各处已有布置,自然当心一些为妙。(徐哲身《大清三杰》)

“当心”的这一词义而后一直沿用,并成为现代汉语中“当心”一词的基本义。

除此之外,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当心”一词也间或出现了一些其他词义:

(15)特其偏愎自是,放言不伦,稍不当心,上圣大贤,咸在诃斥。(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16)一般受政治不良之害的人们,只晓得讨厌政治,却对政治并不当心。(李劼人《天魔舞》)

例(15)中的“当心”译为“符合心意”,或从“捧物与心齐”之义引申而来,“当”字释为“适应,与之相称”之义。例(16)中的“当心”译为“关心”,或从作为“小心,留神”之义的“当心”引申而来。但“当心”的这两种词义未能延续下去,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见踪迹。《古汉》中未收录这两种词义。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中的“当心”

自从明清时期,“当心”衍生出“小心,留神”的引申义之后,其使用范围和频率就不断地扩大和提高,并在现代汉语中成为了“当心”一词最常用最主要的词义,即基本义。“当心”的其他词义则基本上不再使用:

(17)“当心!当心,先生!”房东太太叮嘱着。(夏衍戏剧作品)

(18)上海拣奶妈可不容易,荐店里喊来的,架子老大不要说,还得当心她有没有淋病梅毒。(苏青《捡奶妈》)

(19)真恐怖,你要当心哦,我很想你。(卫慧《上海宝贝》)

(20)快回家暖和暖和,当心些,别感冒了。(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小心,留神”也是“当心”一词仅存的唯一词义。不过,在部分文学作品和一些方言中,“当心”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义“正中”还有所保留:

(21)老初站在地当心,没有人来比。(周立波《暴风骤雨》)

(22)他站在街当心,头有些发晕,一大片黑暗压了下来。(丁玲《法网》)

除了个别文学作品和方言之外,作“正中”之义使用的“当心”基本在现代汉语中销声匿迹了。

第二章  “当日”的多义研究

“当日”在《古汉》中有两个义项:①值日,值日的人;②往日。在《现汉》中有两个义项:①时间词。当时;②时间词。当天。现对古代汉语中的“当日”和现代汉语中的“当日”分别加以分析:

第一节  古代汉语中的“当日”

“当日”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23)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左丘明《左传·僖公》)

(24)主将适蝼而麓不闻,臣敢烦当日。(左丘明《国语·晋语》)

在左丘明的两部著作中,“当日”一词分别出现了一次,是“当日”一词最早出现的记录,但这两部著作中“当日”的词义也不相一致。例(23)中的“当日”译为“承受太阳的照耀”,“当”释为“承担、承受”之义。例(24)中的“当日”译为“值日的人”,“当”释为“掌管,担当”之义。考虑到《左传》的成书时间应早于《国语》,故我们认为“当日”的本义应为“承受太阳的照耀”。由于“掌管、担当”与“承担、承受”之义极为相近,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值日、值日的人”之义应是由“承受太阳的照耀”之义引申而来。《古汉》中未收录“当日”的本义,或为失误。

到了西汉时期,“当日”出现了新的词义:

(25)律以当辰,音以当日。(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例(25)中的“当日”译为“与记日天干相当”,“当”释为“相抵、相当”之义。此义与“当日”的本义关系不大,应是自发生成的新词义。《古汉》中对此词义同样未有收录。

六朝时期,“当日”一词再度出现新的词义:

(26)当日内乳涌出,如雨打水声,水乳既尽,声止沸定,酥便成矣。(贾思勰《齐民要术》)

(27)春夏划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糟糠经夏辄败,不中停故。(贾思勰《齐民要术》)

(28)春以正月十五日,或以晦日,及二月二日收水,当日即浸。(贾思勰《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中出现了诸如上例等多个同义的“当日”,这些“当日”译为“当天”,即“在那一天、在同一天”,“当”应释为“在(某时)”之义。此义与“当日”的原有词义之联系未可循,故笔者認为此义同样为自发生成的新词义,且该词义生命力极强,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在使用。《古汉》未收录该词义。

五代时期,“当日”一词的词义继续衍生:

(29)远公曰:将军当日掳贱奴来时,许交念经。(《敦煌变文集》)

(30)当日遥闻法义开,一时总到庵园会。(《敦煌变文集新书》)

上例中的“当日”译为“当时”,即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当”应释为“在(某时)”之义。根据词义的关联,我们可以认为“当日”的“当时”之义是由“当天”之义衍生而来。作为没有明确时间范畴的“当天”之义而使用的“当日”,常用于对于过去某时发生了某事的追溯,故产生了专门针对过去某时发生的事情而使用的“当时”之义。

而后,作为“当时”之义使用的“当日”所指示的时间范畴不再受到具体时间点的束缚,词义泛化:

(31)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陆游《古筑城曲》)

例(31)中的“当日”不再是指向过去某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是泛指过去,“当日”释为“往日”之义。但即便如此,针对过去某一具体时间点,作“当时”之义使用的“当日”在后来的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依旧是其主要用法:

(32)当日是十一月中旬,却恨雪下得大。(《元代话本选集》)

(33)当日宋江分拨大小三军已定,各自进发。(施耐庵《水浒传》)

(34)此论载《玉堂荟记》,可谓得当日情事,而纵敌之说可不辩自明矣。(赵翼《廿二史札记》)

(35)语非不是,但按诸当日情势,安内为先,不应再开外衅。(蔡东藩《唐史演义》)

作“当时”之义使用的“当日”而后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中的“当日”

“当日”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两个义项,分别是指向过去的“当时”和无具体时间范畴的“当天”:

(36)箱底垫着的却是她当日从乡下上城来随身带着的蓝地小白花土布包袱。(张爱玲《连环套》)

(37)我当日深疑阳明讲学极为圆通,处处打成一片,何至会把天理、人欲歧而为二。(李宗吾《厚黑学》)

(38)猪肉必须是当日宰杀的鲜肉,面粉是沈阳名牌“香雪”精粉。(1996年人民日报)

(39)就连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西藏拉萨,也于去年8月实现了卫星版面数据传输,当地读者当日上午即可看到人民日报。(1996年人民日报)

例(36)(37)中的“当日”是指向过去的“当时”之义,例(38)(39)中的“当日”则是无具体时间范畴的“当天”之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当日”一词作“当时”使用时,“当”读作“dāng”;“当日”一词作“当天”使用时,“当”读作“dàng”。在具体使用时应加以区分。

第三章  “当道”的多义研究

“当道”一词在《古汉》中有三个义项:①合于正道;②挡道,拦路;③当权。在《现汉》中有三个义项:①路中间;②掌握政权(含贬义);③旧时指掌握政权的大官。现对古代汉语中的“当日”和现代汉语中的“当日”分别加以分析:

第一节  古代汉语中的“当道”

“当道”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40)自御而归,不能当道。(左丘明《左传·襄公》)

(41)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塴。(左丘明《左传·昭公》)

(42)梁山崩,以传召伯宗,遇大车当道而覆,立而辟之。(左丘明《国语·晋语》)

《左传》中出现了两个“当道”,《国语》中出现了一个“当道”,这些“当道”的意义也基本一致,可译为“在路中间”,“当”应释为“在(某处)”之义。《古汉》中将例(42)的“当道”解释为“挡道,拦路”,笔者认为实有不妥。我们可以说,由于“当道”一词具有“在路中间”的含义,所以在一定的语境中暗含着“挡道,拦路”的意义,比如例(41)(42)都暗含此义,这是说得通的,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当道”一词就是“挡道,拦路”之义,如例(40)中的“当道”就无“挡道,拦路”之义。所以,“在路中间”是“当道”一词的本义更为妥当,而非“挡道,拦路”。“当道”的这一本义直到现代汉语中依然在沿用。

战国时期,“当道”一词出现了新的词义:

(43)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轲《孟子·告子章句下》)

例(43)中的“当道”译为“合于正道”,“当”字释为“适应,与之相称”之义。因该词义与“当道”的本义关联不大,故笔者认为该词义应是自发生成。

到了西汉,“当道”一词方才从本义中正式衍生出“挡道,拦路”的意义:

(44)鸟不干防者,虽近弗射;其当道,虽远弗释。(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例(44)中的“当道”不具备“在路中间”之义,而单纯地表达“挡道,拦路”,也是“当道”一词作语义鲜明的“挡道,拦路”之义使用的最早实例,这里的“当”释为“抵挡,拦住”之义。该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保留。

直到东汉时期,“当道”一词衍生出了“当权,掌权”之义:

(45)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荀悦《汉纪·平帝纪》)

笔者认为,作“当权,掌权”之义的“当道”应是由“挡道,拦路”之义的“当道”进一步引申而来,此中的“当”或可作“掌管,担当”之义解释,“当权,掌权”即是能够“掌管道路”,是为“当道”的比喻义。此义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

作“当权,掌权”之义使用的“当道”到了明代,在保留动词原意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名词义,开始指代“掌权的人”:

(46)当道恐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成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羁縻着。(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这一用法同样沿用至今。《古汉》中未收录该词义。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中的“当道”

在现代汉语中,“当道”保留了四种词义,分别是:“在路中间”“挡道,拦路”“当权、掌权”和“掌权的人”:

(47)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率领二、三十个男男女女当道把车拦下。(1994年报刊精选)

(48)大本营前方的半山上有一座尼姑庵,上山的道路非常难走,乱石当道,积雪路滑。(新华社2002年4月份新闻报导)

(49)明朝有宦官当道的昏暗年代,徽商们的机会还多一些。(1994年报刊精选)

(50)这城里的三个当道要人亲自向他打招呼,举荐我做他的副将。(译文版《奥瑟罗》)

例(47)中的“当道”释为“在路中间”。例(48)中的“当道”释为“挡道,拦路”。例(49)中的“当道”释为“当权,掌权”。例(50)中的“当道”释为“掌权的人”。《现汉》中收录了三种词义,但未收录“挡道,拦路”这一词义,应为失误。

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对“当”字的三个衍生词语“当心”“当日”“当道”的古今词义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并对这些词义的演变途径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些词语的各词义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引申关系,但也不绝对如此。对“当”字衍生词语的词义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当”字的字义和用法,以及相关语句的具体含义,并由此窥探汉语词语词义的演变规律的概貌。另外,通过对《古汉》和《现汉》中这三个词语词义的收录情况与笔者搜集多方资料所得出的结论相比较,不难发现《古汉》和《现汉》中对于“当”字三个衍生词语的解释和说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漏现象和值得质疑的观点,亟待进一步校准、更正和改善。

注释: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2.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7.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W].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W].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多义当心
当心犯错
秋风萧瑟过,“青黄”何处寻?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
当心开车伤害他
划船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