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2020-05-13蔺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蔺晨

〔关键词〕网络沉迷;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3-0079-02

每个家长都想养出健康的孩子,对于如何让孩子身强体壮,家长们都比较有经验,而对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家长们经常会觉得困惑。其实我们只要像对孩子的身体一样对待孩子的心理,孩子就能成长得很好。就拿很多家长目前困扰的网络问题作为例子,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使其能做好自我管理,合理使用网络。

我们想让孩子身体健康,从小就会通过吃好睡饱、锻炼、打预防针等手段,让孩子吸收足够的营养,提升免疫力,少生病。而想要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我们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活的养分,二是提升免疫力。生活的养分来自哪里呢?答案就是孩子的兴趣。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观察、探索这个世界。当他对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兴致勃勃时,就不会执着于玩电子产品了。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会觉得无聊,想偷懒,把电子产品当作“定娃神器”,这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我经常在各种需要等待的场合看到家长为了让很小的孩子安静下来而拿出手机给孩子使用,当孩子觉得只有手机有意思时,其他事情对他就没有吸引力了。

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基本没有给他玩过手机。在很多个“无聊”的场合,我都是带着他观察生活,回答他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既打发了时间,又亲密了亲子关系。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和老公的同学聚餐。老公和同学很久没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而孩子吃饱饭后,就觉得无聊了。我先带着他去欣赏饭店的鱼,赏完了鱼,老公还没有结束的意思,我就带着孩子走到饭店门口,看看还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可以看。这时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盛开的炮仗花,还有很多忙忙碌碌的蜜蜂,于是我和儿子蹲下来观察蜜蜂是如何采蜜的。这也是我第一次认真地观察蜜蜂,之前我从不知道花粉会像沙袋一样紧紧裹在蜜蜂的腿上,看起来有趣极了。回家后,我和儿子一起阅读了有关蜜蜂采蜜的绘本,在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了解了一些知识,儿子也觉得很有趣,这比给他一个动画片看收获大多了。从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就注重保护他的好奇心,让他多去观察这个世界,孩子养成习惯后,就会自己寻找乐趣。有一次我带他去医院检查鼻子,各种排队等待,儿子就静静站在医院介绍鼻腔手术新技术的视频前认真观看打发时间,当然,还有后来的一堆“为什么”。能回答的,我自然认真回答,随着儿子日渐长大,很多时候我也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让他去猜测答案。因为孩子如果有去关注生活,再大一点后,他就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想要去解决问题、改善世界的愿望,就能耐下心去增强自己的能力,抵御一些诱惑。

除了对世界的好奇,能替代网络的就是爱好了。他喜欢玩什么,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都是家长需要认真钻研,好好配合的。我们外出,一般都会给孩子带一本他喜欢的书和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这样他就不会吵闹着要玩手机。这些养分都帮助了我的孩子不过分使用网络,因为别的事情也很有趣啊!

我们还要为孩子多点创设线下的人际交往机会,让他去和朋友面对面交往。健康的人际关系也是让孩子不沉迷网络的有力支撑点。

光提供养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出生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不可能不接触到网络。特别是孩子有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后,网络既是一个通道,也是建立共同语言的契机,我们不可能一直禁止孩子接触網络,要引导他们正确、适度地使用网络。我的孩子6岁时,我送给他第一件属于他的电子产品——一部平板电脑。拿来做什么呢?当孩子问我一些“为什么”,我就带着他打开平板去网络世界寻找答案;有时候孩子表现出对什么东西好奇,我们就打开平板看看相关的图片或者知识介绍;有时候孩子也用平板看一下纪录片和动画片,完成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当然,我也下载了一些小游戏陪着孩子一起玩。这个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使用平板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给他提出控制时间的要求,他也比较容易做到。有时候他做完作业很想玩,考虑到他眼睛已经比较疲劳,建议他做些别的,他也能接受,没有执着于一定要玩平板。

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过度使用网络,怎么办呢?就拿生理举例,孩子生病去医院,医生经常会验血,看看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再对症下药。那么,我们同理去做,找到孩子过度使用网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对症下药来改善问题。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看书。开始家长没太在意,阅读嘛,又不是玩游戏,挺好的。后来发现孩子看的都是那种主角光环强大的网络小说,经常晚上不睡觉偷偷在被窝看,极大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反复教育都无效,只好强行没收了手机。这样一来不仅急剧恶化了亲子关系,孩子还严重逆反,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找寻孩子沉迷网络小说的深层次原因,原来是母亲一手包办了孩子的生活,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孩子因为母亲的付出压力很大,又无法获得让母亲满意的成绩,内疚又自卑。那些网络小说的主角经常轻轻松松就无比厉害,满足了孩子的愿望,所以那些小说就成为了孩子的心灵寄托,让他沉迷其中。找到了深层次的原因后,家长与小孩共同调整,改善家庭生态环境,为孩子提供有效支持,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慢慢找到价值感,逐步改善了孩子的情况。

还有一个家庭中有三个孩子,一个姐姐读高中,一对双胞胎弟弟读初中。姐姐和双胞胎中的哥哥都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较好的私立中学,弟弟则没考上,在公办中学读书。三个孩子都会使用手机,但只有弟弟沉迷玩手机游戏无法自拔。妈妈经常吐槽成绩好的孩子为什么玩一会儿就能自觉去学习,成绩不好的本应更多时间投入在学习中的孩子,反而因为玩手机作业都无法完成。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在这个家庭中,父母都很看重学习成绩,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弟弟经常不被看见,所以他会制造出更多问题让父母看到他。这个弟弟经常和哥哥讨论游戏,兄弟感情很好,但从来不会向哥哥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他的自卑让他更愿意去游戏中寻找成就感。当这个家庭中的深层次原因被看到后,父母对症下药做出改变,才有利于孩子问题的改善。

如果孩子已经严重沉迷网络,该怎么办呢?

有个家庭中父母学历挺高,工作忙碌,孩子大多是爷爷在照顾,老人家比较纵容孩子,对孩子玩手机也没有什么限制。后来家长觉得不得不干预的时候,孩子已经无法正常学习及与人交往。班主任描述孩子就是:“每天一来到学校就睡觉,叫也叫不醒。从来不和同学交流。老师和他讲话,他表情呆滞,看人的眼神都不对劲,几个词应付一下老师就算了,都没听他说过完整的句子。”原来孩子每天回家会玩手机到深夜,白天上学就睡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想没收手机,已经做不到了。讲道理不听,抢又抢不过,好不容易想办法拿到手机,孩子激烈的反应又让父母害怕,只能把手机还给孩子。

假如孩子生了很严重的病,需要住院治疗,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业而逼迫孩子去上学吗?我想那个时候父母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健康状况吧!我们会让孩子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好好照顾他,等孩子身体慢慢恢复才让他回归正常生活。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父母也应该把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放在第一位,其他事情可以暂时搁置。例如我前面举例的家庭,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而是要恢复孩子正常的作息,重新连接亲子感情,和孩子正常交流。父母做不到禁止孩子玩手机,可以先让孩子白天选个时间玩,晚上好好睡觉,恢复正常的生物钟。在孩子玩手机时,父母可以试着参与进去,不能共玩也可以看孩子玩,去了解孩子的生活,慢慢寻找共同语言。孩子的问题被接纳、被理解,才有解决的可能性。很多被送入网戒中心强行戒网的孩子,最后都很难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问题和学习,急于去解决,可以用爱、包容、理解,让孩子慢慢恢复。

沉迷网络的孩子,背后其实都有家庭的问题。想要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就需要家长多多审视家庭生态环境,给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523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