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希望感的提升

2020-05-13李星凯邓秋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学

李星凯 邓秋雨

〔摘要〕希望是积极心理学24种积极性格力量中的一种,是一个人获得幸福和成功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希望对其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希望干预计划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证实。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和活动来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希望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小学生;希望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3-0004-05

一、 引言

心理学本身,特别是临床心理学等应用领域,强调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它最突出的主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等。然而,只关注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使人感到幸福快乐,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这一情况的改变做出了贡献。塞里格曼等[1]在2000年首次谈到,积极心理学旨在将心理学从只关注修复生活中的负面因素扩展到也促进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因而,积极心理学着重研究人的积极特征,例如积极情绪、性格优势、人际交往能力等。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塞里格曼等[2]在2009年提出了积极教育的概念,使教育的目标集中在学生获得和发展传统的学术技能和幸福技巧上,以使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作用。近些年来,积极教育开始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积极教育在中小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证实[3]。

希望是一种应该在学生中培养的积极心理资源和性格力量。希望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希望理论是一种基于力量的建构,是新兴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部分。希望是实现人的成功、发展所涉及的必要因素之一[4]。根据其理论,斯奈德(Snyder)等人将希望定义为“一种积极的动机性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 [5]。斯奈德(Snyder)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希望,并指出其中包含着三个主要成分: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其中,目标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每个人都会有目标,目标可能是重大而终生的,也可以是平凡而短暂的。为了实现目标,人们会积极规划方法,提出计划,并积极采取行动。路径思维即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是一系列有效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的计划和方法的概况。动力思维是激发并维持使用这些策略的动力,即人们为实现预期的目标,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持续沿着既定路径迈进的动机和信念系统[6]。

中小学生实现积极发展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对其充满希望,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有关希望的研究,去讨论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与促进中小学生希望品质的发展。

二、 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与学习的影响

(一)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希望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更有希望的人可能更关注那些积极的事物,因而感受到更少的痛苦,而希望渺茫的人的感知则与之相反。正如斯奈德(Snyder)等[7]将希望描述为“预防的核心”,在应对一些可能的不利时,信心和目标为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个人创建了一种保护机制。

现如今,抑郁症是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中小学生中的抑郁情况也不再少见,生活中消极和潜在的创伤性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出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那些有更高希望水平的人报告的与潜在创伤事件相关的抑郁症状更少。也就是说,负性生活事件与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更高水平的希望削弱了这种关系[8]。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希望与焦虑的关系。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希望都消极地预测了学生的焦虑感,希望水平低的中小学生面对逆境会产生更多的焦虑感[9]。在一项为期六年的纵向研究中,学生从7年级到12年级被追踪,并要求他们报告对希望和焦虑/恐惧的感受(即紧张、神经质、颤抖),结果发现,更高的希望水平预示着参与者高中生涯中的低焦虑[10]。朱虹、杨向东和吴冉[11]的研究发现,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当个体心理状态恶化时,高希望水平可以起缓冲作用,降低自杀意愿和行为产生的可能。

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应该被视为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因素。希望是幸福感的良好预测指标,因为它面向未来,关注个人目标,并且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证实,个体更高的希望感预示着更高的主观幸福感[12]。而主观幸福感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证实。生活满意度反映了一个人对其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判断,亦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指标。有研究发现,希望在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中小学生较高的希望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13]。在中国成年人样本中,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也到了证实[14]。除此之外,一些反映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积极和消极影响、创伤后恢复情况[15],流动儿童的压力知觉[16],社会适应[17]等与希望的关系也得到了证实。

(二)希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希望不仅在心理健康方面,在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斯奈德(Snyder)等[7]强调了在教育领域中将希望理论作为驱动模型的重要性。该理论指出,充满希望的学生可以轻松地提出许多解决方案,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在这方面,具有高度希望的学生可以被认为是有决心,善于解决问题和制定替代计划,并有动机执行其计划以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个人[7]。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常与其设定目标然后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这离不开其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已经进行了许多希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研究。一项研究报告了中小学生的希望可以显著预测其学业成绩,并且研究的结果在为期两年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出了中等以上的稳定性[18]。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希望量表上获得的分数显著预测了更好的学业成绩、更高的毕业率以及更低的辍学率。这项研究还表明,即使控制了智力、上课水平、自尊心和入学考试分数等变量,希望的预测能力仍然很重要[7]。有研究人員进一步调查了学校的各种教育和心理健康指标及其与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希望中的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维度与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学业成绩、课外活动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但与学生的学校适应不良、心理压力呈负相关[19]。一项最近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希望可以显著预测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参与度[9]。希望是心理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秀珠等[20]对1269名初中生进行的研究证实,心理资本可以直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

最近的一项研究将高中生根据希望水平分为三个组(高、平均、低),检验不同希望组之间学业参与度、学业动机、厌学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较高希望水平的学生报告了较高的参与度、学业动机和较低的厌学水平[21]。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希望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自己实现目标充满动力,并充满信心。希望渺茫的学生容易产生更高的焦虑感,尤其是在参加考试的情况下。因为希望渺茫的人很难利用失败经历的反馈,因此不知道如何提高未来的表现。低希望的学生倾向于陷入负面沉思之中,这些沉思会干扰诸如学习和测试的活动,最终进一步影响其学业表现。

三、 增强中小学生希望感的干预措施

由于已有关于希望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因此有关学生希望提升的干预计划也较为成熟。尽管增加希望的具体计划彼此不同、因人而异,但总有一些基本要素。根据希望理论,针对学生的希望提升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计划技巧,培养有希望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其追求目标的动力。因此,结合已有研究,我们总结并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内容。

(一)明确个人目标

第一步,教师应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确定的目标对自己的意义,以保证学生可以对目标进行深入而持续的思考。例如,在设置目标的时候,我们都会设置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但如果学生只设置长远目标,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很难使其产生行动,或是产生的行动不能持久。因此,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设置目标清单,并教其如何设置目标的优先次序,这样就可以将一个大的长远目标分解成较容易执行的多个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激励其最终实现长远目标。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的目标要有非常详细的含义,而不是模糊的。只有这样,学生的目标才更具有执行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详细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怎样的目标有助于其产生希望。

(二)提升路径思维能力

第二步是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实现其目标,即提升其路径思维的能力。学生在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遇到障碍的时候,希望感较低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而高希望的学生更有可能寻找另外一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如果遇到障碍,可以试着寻找替代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就此放弃。

(三)提升动力思维能力

第三步,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和保持足够动力以使他们达到目标,即增强学生的动力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让他人分享自己成功实现目标的经验,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有研究指出,希望与归因风格存在相关。没有希望的人往往会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等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充满希望的人会将成功归因于努力等可控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归因,提升内部动力。最后,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 希望干预在学校的具体应用

(一)长期系列课程的干预计划

基于优秀品质(character strengths)培养的积极教育已被证实对提升学生希望感有效。研究人员对38名澳大利亚小学生(平均年龄10.7岁)进行了初步研究[22]。培养计划包括8次小组辅导,每次45分钟,6个月内完成。培养计划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意识,并通过VIA测验明确个人的优秀品质。在课程的第二部分,学生们接受培训,以认识自己的优势,并利用其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将该阶段的重点放在培训学生明确对个人有意义且能够实现的目标上,并寻找可靠的方法,运用自身的优势以实现目标。第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有计划地调节好从制定目标到开展行动,再到实现目标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对不理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分享成果,并共同反思所学到的东西。最后,学生们完成了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信中描述了他们最优秀的一面,重点关注他们的需求和价值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并找到了解决方案,让所有他们想发生的事情都得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应的培训,学生的参与度和希望水平均显著增加。

基于希望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计划的效果也得到了证实。研究者[23]将68名9—11岁中国香港的小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人,以小组形式进行每周1次、共8次的希望与感恩主題的干预,每次90分钟,对照组未进行团体干预。该项目整合了希望和感恩干预的关键要素,并将游戏和小组合作策略与小学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干预计划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通过第1~2次的活动,小组成员要彼此熟悉,达成共识,制定小组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地设定目标。第3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寻找不同的办法来实现目标,培养路径思维能力。第4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获得实现目标的动力。通过第5~7次活动,促进自我欣赏与感恩,承认并鼓励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第8次活动总结并回顾收获。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积极心理干预计划,实验组学生的希望和感恩水平显著提升,而控制组的结果无显著变化。因此,有理由认为,当积极的心理干预教给学生增加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方式时,它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当前的情感问题,并增强他们应对未来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二)短时间快速的干预计划

通过一系列长期的课程活动干预来提升希望的研究较多且效果良好,但少有研究探讨是否可以在较短时间快速提升学生的希望感。研究者[24]进行了一项90分钟的干预计划,旨在探索快速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的可行性。参与者(平均年龄18.71岁)随机分配,其中实验组接受希望干预。实验组的学生首先听了一个讲座,接受关于希望理论(即目标、路径和动力思维)的心理教育,并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希望图表”练习进行了解释。然后,他们在指导下完成基于希望的“希望图表”练习,在这一阶段他们需要写下目标,并写出可以实现目标的三个具体步骤。他们还被要求写下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维持动力的方法。接下来,以这个图表为指导,参与者进行了希望“可视化”模拟练习。参与者闭上眼睛,想象在希望图表上通过具体的操作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项练习的一个重点是体验的真实性,因此,要求参与者尽可能使整个过程形象生动。教师可以口头提示并鼓励参与者使用所有感官去体验过程的真实效果。在这个练习的最后,参与者被引导去看到自己完成了目标,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并增加动力。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希望干预组的参与者希望水平有所增加。在一个月后的回访中,希望干预组的学生表示其有更强的动力去为了完成自己提出的目标而努力。

五、总结

总之,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希望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可以预防和减少诸如抑郁、焦慮等消极情绪对个体的影响,降低自杀意愿。同时,希望可以帮助个体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具备较高希望水平的个体,有着更高的学业动机、学业参与度,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当然,值得关注的是,正如刘孟超和黄希庭[5]提到的,希望的文化差异问题也不容忽视,斯奈德(Snyder)的希望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是否适用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国内针对希望的研究不足,将希望的研究成果推广到现实生活中为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较少。这都让我们有必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希望,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希望感。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 E,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Seligman M E P,Ernst R M,Gillham J,et al. Positive education: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9,35(3):293-311.

[3]Seligman M E P. Positive psychology:a personal history[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9(15):1-23.

[4]Snyder C R,Lopez S J,Shorey H S,et al. Hope theory,measurements,and applica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3,18(2):122.

[5]刘孟超,黄希庭.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3):548-60.

[6]Snyder C R. Hope theory:Rainbows in the mind[J]. Psychological Inquiry,2002,13(4):249-75.

[7]Snyder C,Feldman D,Shorey H,et al. Hopeful choices:A school counselors guide to hope theor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65(5):1061-1070.

[8]Visser P L,Loess P,Jeglic E L,et al. Hope as a moderator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diverse sample[J]. Stress and Health,2013,29(1):82-88.

[9]Bryce C I,Alexander B L,Fraser A M,et al. Dimensions of hope in adolescence:relations to academic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9(10):171-190.

[10]Ciarrochi J,Parker P,Kashdan T B,et al. Hope and emotional well-being:A six-year study to distinguish antecedents,correlates,and consequences[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5,10(6):520-532.

[11]朱虹, 杨向东, 吴冉.缓冲与催化: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4):154-63.

[12]Demirli A,Turkmen M,Arik R S. Investigation of dispositional and state hope levels relations with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5,120(2):601-613.

[13]Jiang X,Huebner E S,Hills K J. Parent attachment and early adolescents life satisfaction:the mediating effect of hope[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3,50(4):340-352.

[14]Yang Y,Zhang M Y,Kou Y. Self-compass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hope[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6(8):91-95.

[15]Michael S T,Snyder C. Getting unstuck:The roles of hope,finding meaning,and rumination in the adjustment to bereave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Death Studies,2005,29(5):435-58.

[16]倪士光, 李虹, 张平,等. 压力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交焦虑的影響:希望的调节作用 [J]. 中国特殊教育,2016(11):63-68.

[17]董佳, 谭顶良, 张岩.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的关系:希望和是否独生子女的作用 [J]. 中国特殊教育,2019(6):78-84.

[18]Marques S C,Pais-Ribeiro J L,Lopez S J. The rol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onstructs in predicting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1,12(6):1049-1062.

[19]Gilman R,Huebner E S.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 who report very high lif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3):293-301.

[20]陈秀珠, 李怀玉, 陈俊,等. 初中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与感恩的调节效应 [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1):76-84.

[21]Dixson D D. Hope into action:how clusters of hope relate to success-oriented behavior in school[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9,56(9):1493-1511.

[22]Madden W,Green S,Grant A M. A pilot study evaluating strengths-based co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enhancing engagement and hope[J]. International Coaching Psychology Review,2011,6(1):71-83.

[23]Kwok S Y,Gu M,Kit K T K.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alleviate child depression and increase life satisfactio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16,26(4):350-361.

[24]Feldman D B,Dreher D E. Can hope be changed in 90 minutes?testing the efficacy of a single-session goal-pursuit inter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2,13(4):745-759.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学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