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5-1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罗非班氯吡格雷

张 炜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急性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持续性或急性缺氧缺血所致,患者发病后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危害到生命安全[1]。目前在治疗方面,除手术以外,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且药物选择与用药方案直接关系着实际疗效。本文为研究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我院接受急救与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急救与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6~63岁,平均(51.48±5.21)岁;Ⅰ级13例、Ⅱ级9例、Ⅲ级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65岁,平均(51.77±4.78)岁;Ⅰ级14例、Ⅱ级7例、Ⅲ级7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表明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在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H20000542),首次300 mg,之后维持75 mg/次,1次/d;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H20090328),初始0.4 μg/(kg•min),30 min后降至0.1 μg/(kg•min)。对照组在治疗中仅应用氯吡格雷,方法同上。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

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以及运动耐量上升≥2级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基本正常以及运动耐量上升<2级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1 6 例、有效11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57%;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示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4,P<0.05)。

2.2 心功能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示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进行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改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表(±s)

表1 两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表(±s)

组别LVESVI(mL•m-2)LVEDVI(mL•m-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28)46.11±5.1431.10±5.2381.14±6.0761.21±11.49对照组(n=28)46.08±5.1636.52±5.3581.09±5.8669.33±12.34 t 0.0313.4370.0474.328 P>0.05<0.05>0.05<0.05

2.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示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进行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改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表(±s)

表2 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表(±s)

组别IL-6(ng•L-1)hs-CRP(mg•L-1)TNF-α(ng•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28)12.48±2.265.11±1.3510.03±1.282.56±0.7121.15±2.3013.36±2.11对照组(n=28)12.63±2.147.75±1.3710.01±1.624.32±1.0821.12±2.6316.48±2.15 t 0.2783.5810.2954.1420.1664.758 P>0.05<0.05>0.05<0.05>0.05<0.05

3 讨 论

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吡啶类药物,同时它也是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阻断血小板膜表面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而达到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部分非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该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2]。不过,仅应用氯吡格雷的整体疗效往往不够理想,若想提升疗效,可考虑与其他药物联用。

替罗非班是一种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膜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黏附和聚集,减轻梗死处血管的血栓负荷,改善微循环灌注,并还能抗炎[3]。实践发现,以替罗非班来与氯吡格雷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首先,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示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的实际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氯吡格雷。其次,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再进行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改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更好。最后,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再进行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改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联合可进一步发挥出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的用药方案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罗非班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