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曲线和数值的价值分析

2020-05-13李玉华武书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波形数值通气

李玉华,武书香*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000)

麻醉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麻醉复苏期患者受基础疾病及麻醉药物等因素作用,极易产生生理指标异常及病情变化,严重影响预后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强化麻醉复苏期监护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改善预后效果,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与常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相比,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形曲线及数值检测操作简单其安全性较高,患者机体反应迅速,可准确且及时反应患者生理状态的变化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应对处理,有助于降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进一步分析PetCO2监测的相关问题,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评估PetCO2波形曲线与数值监测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样本为就诊15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复苏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均为女性,麻醉方案均为全麻,术后无自主呼吸行机械通气或带喉罩、气管导管自主呼吸,家属均对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同意。汇总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41.59±2.77)岁,合并糖尿病史28例,高血压史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57岁,平均(41.72±2.83)岁,合并糖尿病史26例,高血压史31例,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及心电图监测,研究组患者以对照组监测项目为基础,增加PetCO2波形曲线与数值监测,PetCO2正常分为数值为30~40 mmHg。监测期间如患者PetCO2曲线形态异常,且数值升高或波形及参数无法正常显示,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正常,需及时调整呼吸支持方案。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与1h内拔管患者例数、麻醉苏醒时间、复苏室驻留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

对比两组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研究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1 h内拔管患者例数、麻醉苏醒时间、复苏室驻留时间

入麻醉室复苏后,研究组患者1 h内拔管71例,对照组患者1 h内拔管55例。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复苏室驻留时间,研究组患者分别为(35.96±10.64)min、(62.55±18.31)m i n ,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4 6 . 7 7 ± 1 5 . 0 9 )min、(76.99±15.38)min,研究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s)

组别导管移位发现时间通气不足发现时间呼吸暂停发现时间研究组(n=75)5.57±1.382.19±0.451.52±0.24对照组(n=75)122.24±1.1793.28±12.5783.46±10.29 t 588.46664.24868.943 P 0.0000.0000.000

3 讨 论

麻醉恢复初期,受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基础疾病等因素患者,患者病变情况复杂,极易发生各类危险事件。为提高预后效果,确保手术恢复期安全,预防各类并发症,降低致死率,需强化此阶段监测。PetCO2能够准确反应患者机体呼吸功能,也可反应通气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并能够评估患者代谢功能及循环功能变化情况,部分医疗机构将其作为麻醉监测的基础项目[2]。

全麻术后各类麻醉药物的影响未完全清除,患者机体多种反射性保护功能仍处于恢复期,机体存在诸多潜在性危险因素。PetCO2监测属无创监测技术,操作简单,监测迅速置管,可及时发现机体异常状态,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利用PetCO2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呼吸抑制及呼吸暂停,如患者产生呼吸暂停,PetCO2曲线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如单纯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整理指标,需间隔数分钟方可显示异常,部分轻度呼吸抑制患者在常规吸氧状态下无血氧饱和度异常[3]。同时,利用PetCO2监测能够准确定位导管的具体位置。全面患者术后带喉罩或气管插管极易产生导管移位及呼吸机脱接等方面的问题,利用PetCO2监测可及时发现导管位置异常状态,便于及时采取处理方案,确保术后麻醉恢复期安全。另外,通过对PetCO2数值的监测及分析可为撤机提供参与依据。与常规监测指标相比,PetCO2敏感性显著提高,可及时发现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等异常,将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监测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安全管理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PetCO2监测已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脑心肺复苏患者监测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研究组患者导管移位、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发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为通气不足及呼吸暂停可及时显示PetCO2波形曲线异常状态,监测设备可立即报警通知医护人员,便于及时行针对性处理,进而最大程度确保患者治疗安全。PetCO2监测能够准确评估导管部位,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异位。研究组患者1h内拔管患者例数、麻醉苏醒时间、复苏室驻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为PetCO2数值能够指导撤机等操作,与常规监测指标相比,其敏感性显著提高,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复苏室驻留时间,增加1h内拔管患者数量。

由此可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曲线及数值对于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监测临床价值突出,可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在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干预下仍存在一定不足,就诊患者总量较高,持续开展时间偏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曲线及数值的相关问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开展持续性分析与研究评估。

猜你喜欢

波形数值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Pareto最优稀疏频率雷达波形设计
基于ARM的任意波形电源设计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