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分析

2020-05-13李向红刘艳慧达嘎呼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益赛普甲氨蝶呤类风湿

丽 晶,李向红,刘艳慧,达嘎呼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通常会对手足小关节进行侵犯,表现出对称性,同时还可能会累及到身体其他器官或者组织,所以患者常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减弱等症状,该疾病具有反复性,患者病情会持续反复发作,从而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当前临床中针对疾病发病机制还没有彻底明确,但是普遍认为和肿瘤坏死因子有着一定关系,这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益赛普作为常用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该药物能够和肿瘤坏死因子有效结合,促使细胞溶解并激活补体系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甲氨蝶呤与益赛普联合应用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主要从2017年1月~2020年2月内选取我院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患者都已经排除药物过敏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且患者都知情此次研究。根据所采用的药物不同将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20例,并将患者资料统计如表1所示,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基本资料(±s)

表1 患者基本资料(±s)

组别男女比重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平均病程(年)参照组12:835~6451.28±2.441~41.25±0.61研究组11:936~6351.37±2.511~51.27±0.59 P>0.05>0.05>0.05>0.05>0.05

1.2 方法

参照组单独采用益赛普药物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予患者益赛普25 mg治疗,每周进行2次;研究组则采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方案治疗,现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药物口服治疗,10 mg/次,每周服用1次,之后给予益赛普药物治疗,用法与参照组一致,持续治疗12周时间。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肿胀指数与晨僵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肌酐升高、头晕恶心与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计算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统计症状指标

从表格2可见,治疗前患者各项症状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肿胀指数与晨僵时间都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统计患者各项症状指标(±s)

表2 统计患者各项症状指标(±s)

组别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20)2.42±0.531.49±0.302.49±0.631.64±0.383.37±0.511.17±0.32研究组(n=20)2.38±0.411.22±0.212.52±0.711.23±0.213.42±0.480.91±0.25 t 0.26703.29730.14134.22320.31932.8634 P 0.79090.00210.88830.00010.75130.0068

2.2 实验室指标统计

如表3显示,治疗前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SR、CRP与RF等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经统计,接受治疗的20例参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肌酐增高,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0.00%;而研究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后都未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0%;两组对比后,显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x2=4.4444,P=0.0350)。

表3 统计各项实验室指标(±s)

表3 统计各项实验室指标(±s)

组别ESR(mm/h)CRP(mg/L)RF(IU/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20)83.19±7.4241.63±5.434.51±1.953.17±0.73206.11±38.4565.17±16.42研究组(n=20)82.54±6.3831.25±4.864.39±1.742.44±0.51208.23±37.6251.25±13.41 t 0.29716.37010.20533.66610.17622.9364 P 0.76800.00000.83840.00080.86100.0056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通常是由于慢性滑膜炎与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泌出许多促炎性因子而导致软组与骨组织遭受到破坏,最终引发疾病发生[2]。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是导致滑膜炎症反应引发的一个重要细胞,该细胞因子能够对炎症细胞进行引导,促使进入到病变关节之中,从而促进疾病发展,因此治疗主要以改善或消除炎症细胞因子为主。

现阶段临床中常用药物方式进行治疗,甲氨蝶呤为其中常用药物之一,该药物可以对二氧叶酸还原酶与甲酰基转移酶活性进行合理抑制,所以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但是若是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给患者血液系统与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病程相对较长,所以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3-6]。益赛普作为近几年以来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该药物能够和肿瘤坏死因子进行结合,并且能够对因子表面受体结合进行组织,从而能够有利于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细胞凋亡。从结果可见,实施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ESR、CRP与RF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猜你喜欢

益赛普甲氨蝶呤类风湿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5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