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5-13曹宇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血糖值孕妇饮食

曹宇芳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并发原因是因为孕妇体内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或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导致的糖代谢紊乱。如果孕妇的血糖水平未在怀孕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将有可能引发流产、羊水多及早产等危急情况,对母婴的生命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1]。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配合有效的饮食与运动护理等等,以此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妊娠期的血糖值,确保其理想的分娩结局。同时,进行筛查、孕前体检以及监测全血微量元素也可有效防止孕期糖尿病的出现。本次研究围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效的系统护理展开,旨在为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利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00例,年龄21~35岁,平均(28.12±1.86)岁,孕周24~36周,平均(30.47±1.42)周,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00例,年龄22~37岁,平均(24.51±1.91)岁,孕周24~38周,平均(31.25±1.31)周,予以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嘱咐患者日常多食用蔬菜、粗粮等,谨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结合系统护理的方式,常规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系统护理的措施为:

(1)自我管理。依照患者的文化水平、家庭条件、健康需求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规范化的系统护理。同时,针对患者的身体体重与基本病情,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护理的食谱,帮助患者合理饮食。

(2)健康宣教。引导孕妇于用餐30分钟~1小时之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教会患者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准确操作血糖仪,谨遵医嘱进行用药,严禁不合理用药。

(3)制定个体化专有食谱。根据孕妇身高、体重、BMI、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制定专有食谱,并教会其运用。

(4)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健康宣教。搭建妊娠期血糖控制微信群,借助图片、视频与阅读资讯的方式来向患者宣教妊娠期糖尿病健康饮食、血糖控制的具体方法,以及让患者知晓妊娠期血糖控制具体的用药方案以及运动疗法等等。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两周后血糖的控制情况,其中包括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 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差异不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比较(±s)

组别空腹血糖(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7.69±1.246.38±0.6512.75±3.208.76±1.377.87±1.036.24±0.63对照组7.66±1.237.22±0.6912.76±3.1411.13±2.087.86±1.037.24±0.79 t 0.1035.3480.0135.7760.0415.256 P 0.4610.0000.4960.0000.4850.000

3 讨 论

在社会经济进步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升高,由此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极大,将会直接影响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孕期血糖,极易导致孕妇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与高渗性的糖尿病昏迷,因此将会使得胎儿出现早产的危险,甚至出现巨大儿等等,对母婴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3]。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就非常重要,全方位避免意外的发生。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观察组患者给与心理干预、饮食与运动指导、病情监测及电话回访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全力从整体上满足患者的需求,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4]。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妊娠期糖尿病认识,督促患者自主的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提升患者对药物、饮食以及运动的依从性,并且以病情监测与电话随访等方式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动态血糖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情况,及时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以此实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状态,对妊娠结局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会大幅度增加围产期并发症与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概率。因此,针对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应全面展开科学系统的产前干预,帮助患者将血糖值控制在合理的水平[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系统化的护理干预,饮食与运动疗法是控制血糖的核心所在,因此,血糖值的有效控制与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存在紧密的联系,需要孕妇切实自主的进行自我管理,了解相关疾病的基础医学知识,督促患者进行自主的血糖监测,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自己饮食与运动方案的制定中,以此让患者能更加配合方案的实施[6]。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激发患者控制饮食与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全面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系统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状态,促进患者血糖代谢水平的提高。

总结全文,系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理想的疗效,可推广于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血糖值孕妇饮食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春节饮食有“三要”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