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

2020-05-13戴军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尿管年龄住院

戴军萍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泰州 225400)

临床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案选用上,常采取血液透析疗法,且大部分患病者都需要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因其自身免疫力不低、患病因素影响等,易发生护理风险,如院内感染等。这将会直接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质量,甚至会因此致患者死亡[1]。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文搜集70例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对其透析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筛选、查找,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对策的提出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分析2018年5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总计70例其病历资料,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37~74岁、平均56.83±4.62岁,透析周期为每周1~3次。

1.2 风险因素分析

从患者年龄、性别、留置尿管、抗菌药物使用、感染发生等方面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使用SPSS 25.0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数值的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视结果值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评价的依据。

2 结 果

2.1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分析

回顾70例血液透析患者有关护理情况,护理风险发生率12.86%,其中6例并发感染,其中3例为呼吸道感染,2例为泌尿系感染,1例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2例发生意外损伤,为摔伤;1例血液灌流。具体见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构成(n,%)

2.2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本组患者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和年龄、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密切相关,年龄>40岁(41例,与年龄≤40岁相较,x2=3.912)、住院时间>30 d(21例,与住院时间≤30d相较,x2=11.227)、留置尿管时间≥3 d(32例,与时间<3d相较,x2=7.758)、抗生素使用时间≥7 d(39例,与时间<7 d相较,x2=4.607)是导致患者易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基于临床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血液透析已经是帮助尿毒症患者延长其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尿毒症患者本身便不具较高的免疫力,再加上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因此成为护理风险高发人群,极易发生风险因素。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与预后,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带给患者生理、心理的双重痛苦。

3.1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年龄因素:在本次调查报道当中,发现年龄>40岁的患者是护理风险高发者,原因推测是因为其生理功能降低、机体防御屏障功能降低导致,因而会成为感染高危人群。(2)住院时间: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时间愈渐延长,会更易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另外医院清洁卫生上地面过于湿化,会导致患者尤其是年龄高的患者行走时易于不慎滑倒,随着留院时间的延长,这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就越大。(3)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患者患尿路感染率会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本次研究中以留置尿管时间3 d为节点进行监测,发现留置尿管时间≥3 d的患者更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4)抗生素使用时间:患者治疗期间会伴随着大量抗生素药物的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会直接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加大其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3.2 护理管理对策

(1)提高护理工作者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当中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组织血透室护理工作者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分析并总结在日常工作当中常见的风险情况,明确风险种类、易发生的环节,并能积极进行护理风险的识别、发现与防控,通过总结风险应对经验、提出风险预防重点、强化制度,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定期对本阶段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反馈,总结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针对性进行风险教育,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规避该风险。(2)感染预防及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是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要点,应制定完善的血液净化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日常工作中护理工作者无菌操作,认真清洁手部、换手套,做好对患者的卫生宣教等[3]。(3)明确护理细则:在安全环境方面,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就因地面湿滑而导致患者易发生摔伤的风险事件,应通过放置警示牌、暂时通行此路段等方式予以规避;针对年龄较高的血液透析患者,应注意其易发生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加强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工作中的碎片时间进行健康宣教,开始透析前检查机器运行情况、数据参数设置,检查患者血管通路情况,监测其穿刺部位和血液循环的实时变化,随时预防并警惕风险的发生。(4)护理考核: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奖惩措施,定期展开护理考核,就风险事件的识别、预防和处理等内容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异者予以适当奖励,营造良好的预防风险护理工作氛围。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血液透析患者应强调对其护理风险事件的监测,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这对于降低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尿管年龄住院
变小的年龄
妈妈住院了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年龄歧视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算年龄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