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 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5-13黄小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靶区食管癌病灶

黄小芳

(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 咸宁 437400)

食管癌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吞咽困难等症状,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放疗方式治疗,而选择安全有效的方式是当前临床中一大难题[1]。以往常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给予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治疗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主要从2019年1月~2020年6月内选取我院8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符合临床食管癌诊断标准,且都无法进行手术或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放化疗禁忌症。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41例,参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61.21±1.32)岁,其中腺癌7例,鳞癌34例,临床分期II期19例、III期22例;研究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6~68岁,平均(60.15±1.15)岁,其中腺癌8例、鳞癌33例,临床分期II期18例、III期23例;两组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肿瘤区和计划靶区,临床肿瘤区是大体肿瘤区前后增加0.5 cm、上下增加2 cm范围,计划靶区则处在肿瘤区基础上全方位增加5 mm范围;研究组设定5~7各共面野,给予肿瘤区64Gy剂量,总共分30次进行,每周进行5次,脊髓剂量需低于45Gy,全肺V20在1/4以下。参照组则设定3~5各共面野,计划靶区给予大约64Gy剂量,分30次进行,每周进行5次,脊髓剂量需低于40Gy,肺V20在1/4以下,肺V30在1/5以下。

TP化疗方法:主要给予患者多西他赛80 mg/m3,顺铂75 mg/m3,以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持续进行3~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统计评判两组疗效:经治疗后,若是患者靶病灶已经逐渐消失,且没有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显示正常,则可判为完全缓解;如果患者靶病灶缩小范围大于30%则可判为部分缓解;若是患者靶病灶并未得到显著缩小,但病灶直径未增加,则疗效判为稳定;如果患者靶病灶最大直径增加范围大于20%,或者是出现新病灶,则评估为进展。统计观察患者肺V20与V30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3.0计算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疗效统计

如表1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V20、V30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疗效统计(±s)

表1 疗效统计(±s)

组别n(例)V20V30治疗有效率参照组4124.15±4.2517.35±3.6985.36研究组4120.96±2.1415.02±3.5192.68 t 4.29262.92951.1233 P 0.00000.00440.2892

3 讨 论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都属于当前临床中新型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能够促使三维方向上高剂量分布形状与靶区形状之间差异逐渐缩小;而调强放疗则是在三维适形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各个输出剂量率;所以和以往常规放疗治疗相对比,可以对患者肺受量与脊髓剂量进行合理调控,同时调强放疗能够促使靶区剂量用药均匀,以减少对体内器官的损伤[2-3]。

综上,胸上段食管癌采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都能取得较高的疗效,具体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靶区食管癌病灶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