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05-13吴崇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三角肌肱骨假体

吴崇昊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盐城 224000)

肱骨近端骨折通常是由于受到直接暴力冲击而导致,当发生骨折后,会给患者肱骨头与解剖颈造成一定影响,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肱骨头脱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手术相对较为复杂,且方法较为多样,而不同手术方法所取得的疗效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是当前中一大关注点[1]。基于此,本文针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相关经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从2017年1月~2019年2月内选取我院26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对象都已经将手术禁忌症排除,且知情此次研究。根据所选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并将患者资料统计如表1所示,两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基本资料(±s)

表1 患者基本资料(±s)

组别n(例)男女比重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参照组138:52~6752.37±1.25研究组137:629~6553.16±1.41 P>0.05>0.05>0.05>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方案治疗,首先帮助患者采取沙滩椅体位,并给予臂丛全身麻醉,从患者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合理选择入路,并给予静脉保护,并促使三角肌与头静脉能够拉向外侧,若有必要则应该切断三角肌前方锁骨;当肱骨头得到彻底暴露后,将骨折血肿给彻底清除,以防止骨膜下剥离,并合理保护软组织与血供;当给予适当牵引过后,给予骨折复位,借助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并在大结节下5 mm与结节间沟后缘1 cm我位置合理放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通过点状复位钳给予准确固定[2]。结合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钢板近端螺丝钉固定,同时给予皮质骨螺钉在骨折远端固定,接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锁定头螺丝钉固定,当合理检查内固定可靠性满足标准后,进行引流管放置,闭合切口。

研究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首先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体位,并将患者患侧垫高35°,给予麻醉后选择肩关节前内侧进行入路,从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进入,并合理保护患者腋神经;接着将二头肌短头合理切断,外旋上臂,切断肩胛下肌止点,将关节囊给打开后,促使肱骨近端骨折彻底暴露;将肱骨头安全取出后给予大小测量,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大小结节与肌肉止点,同时把假体植入以确定假体具体大小与高度等,其次将骨水泥进行置入,安装假棒,通过缝线将大小结节固定于假体侧翼上段孔位置;在给予肩关节复位后逐层进行缝合,修补关节囊与肩胛下肌止点,进行常规引流。

1.3 指标评判

根据Neer功能评分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估,分值100分,其中疼痛、功能、活动范围与解剖位置所占分值比为30:35:20:15,所评得总分超过90分则疗效可评判为优;如果评分总分在70~90分,则疗效可评为良;如果分数未超过70分,则疗效评为差;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同时观察治疗后患者肱骨头无菌性坏死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计算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

治疗后如表2统计,研究组手术优良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统计两组疗效(n,%)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后得出,参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无菌性坏死,3例患者伤口发生感染,总发生率30.76%;而研究组患者术后均正常恢复,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0.00%;两组对比后,显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x2=4.7273,P=0.0296)。

3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常常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占据了大约80%,而在当前生活交通等不断发展下,疾病发生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壮年发生骨折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通常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受到高能量损伤而导致,例如交通车祸事故、高空坠落以及暴力撞击等;而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并存在骨质疏松等原因,所以当摔倒时都可能会发生肱骨近端骨折。当发生骨折后,患者肱骨近端会婆婆岁,且骨折块出现分离,表现出明显位移,所以会给患者关节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是当前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案,锁定加压接骨板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方案,该方法能够满足固定与降低软组织破坏要求,适合应用在骨表面形态表现出无规则骨折治疗,同时因为治疗过程中螺钉孔位置相对更为理想,所以可以提高成角稳定性,同时通过进行加压方式与锁定结合孔设计,能够促使内固定效果更加丰富,所以可以取得良好效果[3-5]。近几年以来,在生物力学研究持续深入探讨下,同时伴随假体设计与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逐渐应用在骨折治疗之中,该方法可以将人工假体合理替代粉碎性肱骨头,并且给予手术治疗后,患者难以发生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所以可以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提高疗效。从结果可见,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治疗优良率比参照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手术治疗效果较高,且安全性较为稳定。

猜你喜欢

三角肌肱骨假体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