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价值分析

2020-05-13菲,丁弘,宋磊,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肾衰竭灌流毒素

方 菲,丁 弘,宋 磊,田 英

(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系列慢性肾脏疾病在长时间发展并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后所形成的一种病情,很多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后期均会导致慢性肾衰竭,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肾小球过滤率情况将慢性肾病进行分期,当患者肾小球过滤率下降至一定水平后,则患者进入失代偿期,此时患者则进入慢性肾衰竭阶段,需要一系列综合性治疗手段介入。目前来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基本都具有较长的慢性肾病病史,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慢性肾炎以及肾小球动脉硬化等,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由糖尿病肾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也不断增加。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入透析机,经过纤维管以及透析液的过滤平衡来帮助患者排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并恢复水电解质平衡,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按时进行血液透析已经成为了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从当前实际情况上来看,随着患者血液透析时间的不断延长,坚持按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并进一步损害患者身体健康,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异常其血液中的毒素包括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而根据血液透析的原理来看,其对于小分子毒素的滤除效果是比较好的,也能够过滤少部分中分子毒素,但是对于其他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无法达到过滤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血液灌流来滤除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为了研究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根据实验筛选标准抽取4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其中对照组23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4±3.5)周岁。实验组23例患者中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9±3.7)周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后均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对照组中属于慢性肾病4期的17例,5期6例,实验组中属于慢性肾病4期的16例,5期7例,所有患者排除肾脏占位性病变,排除单肾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56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照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案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检查结果调整血液透析具体参数,患者全部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设置膜面积并调整超滤参数为55 ml/(h•mmH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血流量以及透析液流量,调整肝素钠水平避免凝血,所有患者均保持每周3次的透析频率[1]。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方法开展治疗,采用串联治疗的方式将血液灌流器与透析设备串联结合,血液灌流持续进行2 h,然后暂停取下血液灌流器,后续继续完成剩余血液透析治疗[2]。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选择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两项内容来对比综合治疗手段的整体治疗效果,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肢体抽搐、记忆力减退、以及睡眠障碍。炎症因子包括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越低、炎症因子水平越低则代表整体治疗效果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采用SPSS 21.0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表示为n%,(±s),采用x2以及t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率情况(n,%)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详情(±s)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详情(±s)

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实验组(n=23)1.71±0.2112.03±1.456.67±1.39对照组(n=23)3.52±0.4919.27±2.3912.77±2.56 t 16.282812.420710.0426 P>0.05>0.05>0.05组别淋巴细胞刺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主要由各种慢性肾炎迁延发展所致,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数量连年增加,不仅因为我国慢性肾病患者基数比较大,也与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有关[4]。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过滤率不断下降,患者自身生理代谢废物难以正常经由肾脏代谢排出,因此患者体内会逐渐积累多余的水分以及各种代谢废物,这些毒素会逐渐对患者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手段来进行血液净化,目前来看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血液透析只能过滤小分子毒素以及少部分中分子毒素,仍有很大一部分中分子毒素以及大分子毒素无法滤除,因此需要进行血液灌流来清除这一部分毒素[5]。本文通过对照实验分析了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优秀治疗效果,说明了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妥善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猜你喜欢

肾衰竭灌流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