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2020-05-13吴圣国杨建伟孙永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性反应胆囊炎胆道

吴圣国,杨建伟,孙永珺

(江苏盱眙楚东医院,江苏 淮安 211751)

GS是发病率较高的胆囊疾病,致病因素为生活或饮食习惯不良,若治疗延误易合并胆囊炎,甚至引发胆囊癌[1]。该合并症的发病过程复杂,常规疗法为开腹手术,但其创伤性较大,伴有明显痛感,术后并发症多。在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腹腔镜手术成为其常用术式,可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度,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主体为500例GS并胆囊炎患者,旨在探究腹腔镜微创疗法的治疗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来院治疗的500例GS并胆囊炎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手术指征;可自主表达想法;无胆道系统其它疾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合并恶性肿瘤;无法耐受手术治疗;难以参加随访;存在精神或意识障碍。随机分A组和B组,分别是252例与248例。其中,A组男169例,女83例;年龄31~78岁,平均(49.65±0.85)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52±0.43)年。B组男164例,女84例;年龄32~75岁,平均(49.14±0.34)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1.08±0.33)年。比较并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切口位置为右肋缘下和右上腹腹直肌部位,术前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开腹后,剥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将胆囊切除并取出,缝合胆囊。防止引流管,关闭腹腔,术毕。

A组行腹腔镜微创疗法,对患者行全麻处理,利用三孔法操作。术前创建气腹,压力为14 mmHg。操作孔位置在剑突下方,置入腹腔镜,观察胆囊组织情况,确定炎性位置。逆行或是顺行切除胆囊,于操作孔取出胆囊,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中总失血量、肠鸣音消退时间和下床时间等治疗指标。经视觉模拟量表测评术后6h与24h的疼痛评分,分值0~10分,分数和疼痛度负相关。记录重症胰腺炎、切口感染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疗效:炎性反应消失,病灶彻底切除,围术期无并发症;初见疗效: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病灶彻底切除,围术期伴有轻微不适,无明显并发症;无效:炎性反应未改善,病灶残留,围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的总有效率为98.81%,B组为9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总有效率[n(%)]

2.2 对比治疗指标

A 组的切口长度为( 3 . 3 2 ± 0 . 5 4 ) c m , B组为(8.6 5±0.7 5)c m(t=9 1.3 0 3,P=0.0 0 0);A 组的手术耗时为( 4 4 . 6 5 ± 2 . 3 5 ) m i n , B组为(5 7.6 5±2.4 5)m i n(t=6 0.5 5 5,P=0.0 0 0);A 组的术中总失血量为( 3 5 . 9 6 ± 5 . 3 3 ) m l , B组为(72.68±5.73)mi(t=74.210,P=0.000);A组的肠鸣音消退时间为(22.54±4.82)h,B组为(44.26±4.91)h(t=49.915,P=0.000);A组的下床时间为(21.68±3.48)h,B组为(48.65±3.69)h(t=84.091,P=0.000)。

2.3 对比疼痛评分

A 组术后6 h 的疼痛评分为(3.2 5±0.6 5)分,B组为(4.89±0.72)分(t=26.743,P=0.000);A组术后24h的疼痛评分为(2.95±0.44)分,B组为(4.19±0.47)分(t=30.460,P=0.000)。

2.4 对比并发症率

A组出现1例(0.40%)重症胰腺炎与1例(0.40%)胆道损伤,并发症率为0.79%(2/252);B组出现4例(1.61%)重症胰腺炎,2例(0.81%)切口感染和3例(1.21%)胆道损伤,并发症率为3.63%(9/248)(x2=4.670,P=0.031)。

3 讨 论

GS并胆囊炎的病因复杂,如胆汁长期滞留、胆道感染和饮食习惯不良等[3]。有数据显示,该合并症在我国的男女发病比例为3:1,且发病率日益升高,以大城市最为高发[4]。其常规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于腹部做一切口,将胆囊彻底切除后取出,再关闭切口。其治愈率较高,但切口大,会增加治疗痛苦度,且术后感染几率高,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5]。此外,开腹手术若处理不当,易导致胆漏或是肠梗阻等严重后果,影响治疗预后。在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更新下,腹腔镜引导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率显著提升,其切口小,不影响腹壁美观,可全面观察腹腔,整体疗效较佳[6]。其不对腹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具有微创性,美观度高。术中采用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切口长度极小,可减少并发症高危因素,使机体尽快康复。但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评估手术禁忌症,结合患者的发病特征与症状,综合性分析手术的科学性。若患者体质虚弱,则需要输注营养液或在术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术后,需观察其症状表现,行抗菌治疗,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预防并发症。

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治疗指标、术后疼痛评分与并发症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微创疗法的可行性更高,能够消除炎性反应,彻底切除病灶,缩短手术用时与术后恢复时间,节约治疗费用,且术后不伴有明显痛感,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该合并症的首选疗法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性反应胆囊炎胆道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