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特色乡村旅游本土资源开发研究
——以武威市四沟村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规划为例

2020-05-12李子珍种培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威市生态旅游规划

李子珍,种培芳,黄 宁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甘肃 兰州 730030)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的农业为基础,以民俗乡风为创新点,通过服务的手段,打造以旅游为目的,一、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特色乡村旅游指依托于乡村独特的生态田园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景观,通过适宜性的开发和规划,让旅游资源与乡土文化相融合,是以乡村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方式[3-5]。乡村发展中,规划和建设的同质化现象、资源挖掘的不充分、特色不明显、不突出等现象是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难题[6]。盲目模仿其他规划模式,既造成乡村资源的浪费,也使旅游景点变得千篇一律、千村一景。可持续性开发和有效利用特有的民俗民风、自然环境等本土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可优化资源配置,激活经济活力,让乡村鲜活起来[7,8]。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类型多样,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提[9]。武威市(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为河西四郡之一,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推动了本区域旅游业发展。较能体现西北特色的羊下坝镇四沟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已建成日光温室296座60hm2,栽植特色经济林2786.67hm2,其巨大的耕种面积、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和多样化的农业产品,实现了以农业为特色引擎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通过“凉州区羊下坝四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村规划”项目,对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等资料进行调研,以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为核心,合理应用乡村有限农业资源及传统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为宗旨,对四沟村的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做出适宜的规划,并提出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开发模式。

1 研究方法

1.1 实地调查

在收集和整理前期场地环境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笔者于2018年4—6月期间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对项目所在地的地域面积、村庄位置和分布、交通情况、水域状况、现有产业、民俗民风等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汇总。

1.2 资料收集和文献检索法

通过阅读学术文库和相关期刊文献,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特色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前景、规划要素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更对武威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1.3 规划方案参与

在项目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参与项目方案图的制作、效果图的绘制、资料的整理、项目说明书和文本的编排与汇总等。

1.4 资源评级

在旅游资源勘察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四沟村各旅游资源单体按以下共有综合因子进行评价:A.资源要素价值85分(a.观赏游憩价值30分,b.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0分,c.珍稀奇特程度15分,d.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e.完整性5分);B.资源影响力15分(f.知名度影响力10分,g.适游期、适用范围5分)[10]。

根据旅游资源得分多少划分成以下5个等级:①五级旅游资源:≥90分;②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③三级旅游资源:≥60—74 分;④三级以下旅游资源:≥30—59 分。其中,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为“普通级旅游资源”[10]。

2 资源概况与分析

2.1 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经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甘肃省武威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果见表1。

表1 武威市九大历史文化类型

2.2 民俗文化特色

本文经过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对甘肃省武威市的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果见表2。

表2 武威市传统民俗资源

(续表2)

名称简介旅游资源应用重刻剪纸武威重刻剪纸因不用剪刀,借助于木刻刀具,采用刻纸手法而别具特色,所制作的图案精美、纹样多样,具有装饰性、象征性和喻意性过程制作、装饰、展示、商品 凉州皮影凉州皮影戏是凉州一带古老悠久的民间戏曲艺术,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故事为主,演唱剧种近40部。2008年,凉州皮影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2]表演、艺术体验、遗产保护 四坝攻鼓子滚鼓子是凉州北乡一带的民间鼓乐舞蹈,是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形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气势。滚鼓子从化妆到表演,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23-24]表演观赏、文化传播、体验 春节社火凉州的春节社火为城乡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其阵容庞大、形式独特、装扮艳丽、表演精彩、风格鲜明、引人入胜,完整地保留了古典西凉乐舞的遗风表演、文化传播、体验、参与 夯土墙民居夯土墙是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民居的庭院墙,以当地的灰漠土为材料用杵夯实修筑成,院墙整体形态敦厚、质感朴实,具有原生态性民居、住宿、餐饮、展览、装饰 农耕农具羊下坝镇遗留下用来碾磨粉碎粮食的石磨和碾子,是能工巧匠的杰作,有的雕刻花鸟图案,极具观赏价值;驴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牲畜普及教育、展示、趣味体验

3 四沟村旅游资源评价

四沟村内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自然与人文资源分布于8大资源主类,占据旅游资源类型的87.5%。四沟村内旅游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类型的单一性问题。

3.1 旅游资源分类

笔者在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四沟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统计表

3.2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四沟村旅游资源具备以下4个明显的特点:①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四沟村以自然旅游资源为核,人文旅游资源为魂,资源组合性较好,单体旅游资源具有较长的历史文化背景支撑。②资源独特性良好。四沟村原乡夯土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人文特点。③旅游资源分布较均衡。④旅游资源开发难度低,开发成本投入适中,生物保护性难度适中,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3.3 旅游资源级别评价

笔者在对四沟村旅游资源整体评价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四沟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评级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旅游资源评级统计表

注:二级资源:a(25)+b(15)+c(8)+d(5)+e(3)+f(2)+g(1)=59;一级资源:a(17)+b(6)+c(5)+d(6)+e(4)+f(2)+g(1)=41;未获得等级资源:a(18)+b(1)+c(1)+d(4)+e(1)+f(1)+g(1)=27。

4 开发模式

武威市羊下坝地区的旅游发展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域资源的优势。首先,该地区农业发达,耕种面积广、丰度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可大力发展农业的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其次,武威是一个历史铸就的城市,在古今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在这里汇集,碰撞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火花,形成了特有的乡风民俗和文化传统,其丰富多样的资源将有力地推动四沟村特色旅游的发展。因此,依托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体现羊下坝镇四沟村特色,本文提出了“六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优生态、美乡村”的文化生态旅游村(图1)。

图1 羊下坝镇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依托于有效的开发模式,针对得天独厚的本土旅游资源,对四沟村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图2)。

图2 四沟村生态旅游村规划总平面图

4.1 “资源+产品”组合模式

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建筑、文化、民族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将有力促进旅游资源的特色化、个性化、增强乡村性和原真性。结合四沟村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和乡村休闲商业项目,配套商业服务,完善服务体系。例如在雅龙湾生态园的规划中,设有以夯土墙民居为主的自然村落聚集区,以民间剪纸、绣花、乡间绘画、手工艺作坊等为主的乡村民俗文化园,利用原夯土墙民居改造的园艺馆、民俗博物馆、牲畜艺术园等,最大限度地把乡村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让资源成为旅游产品,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图3)。

图3 雅龙湾生态园规划平面图

4.2 创新创业模式

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固有思维、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增加原有产业的附加值。本项目通过对科研培训服务园、采摘园和农贸交易市场等的建设,通过自主“造血”,自主研发、孵化、培训,农民自发生产、加工、出售土特产、工艺品和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实现了“亦工亦旅”,并增加了收入。同时在规划区内建造以农植在不同时节的耕作过程,并以参与为主的农业种植科普园,以乡村优质环境为主的园艺康养园,集种植和采摘于一体的蔬菜农场,还有以田间景观小品、田园牛羊观赏等为主的农业文化创意园(图3)。这些创意性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农业的趣味性。

4.3 大项目驱动

龙头企业的入驻给当地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产业、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起到很好的引擎作用。例如雅龙湾生态园、田恒现代农业园,驱动了其他项目的创新和发展,使旅游扶贫富民的效益更加明显(图4)。

图4 田恒现代农业园规划平面图

4.4 特色精品产业模式

挖掘资源,塑造特色精品,利用特色景点和产品,可体现地方旅游文化。例如集亲子体验、户外实践、儿童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开心农场、蚂蚁丛林、香草园等特色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的室外教学模式,使城市与乡村、校园与田园、家庭与农场以最佳的方式链接起来,让乡村和田园成为共享教育场景,让儿童们在户外大自然中自主探索学习,轻松快乐成长。

4.5 “旅游+”模式

延长产业链,建设以乡村旅游为主,融合教育、休闲、康养、修学、生态、乡村、农业田园游的综合乡村旅游区,成为休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的增长极。例如创意亲子田园、麦草城堡、攀爬乐园、欢乐采摘园的规划建设,将吸引更多旅游者的青睐,家庭式的旅游者慕名而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知名度。其中,以田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羊下坝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论坛、羊下坝农产品交易节、雅龙湾田园养生文化节,更是对本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宣传和促进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4.6 政策引导,综合开发

政府的重点培育和扶持,全面参与制定发展规划,成立职能部门,简化审批程序,投资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各个环节,是积极推进、引领项目成功的关键。充分利用乡村风光、乡土人情、民间文化艺术、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型、生态休闲型、民俗体验型等多样化休闲旅游产品;依托金色大道打造武威市旅游快速通道,作为旅游发展联动轴线。

5 结论

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四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村为研究对象,在对武威地区现有旅游资源调查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本土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在区域旅游资源优势背景下根据旅游资源评级结果对四沟村的特色生态旅游发炸进行了可行性规划,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武威地区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9大地域文化和9种特色民俗传统,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民俗和自然景观资源,为四沟村特色生态旅游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四沟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多元的文化资源可有效转化成文化生产力,使文化特色构建成为乡村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动力。

其次,针对西北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落后、民俗文化逐渐消失、乡村资源浪费、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城乡发展差异增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利用武威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实现羊下坝镇四沟村的振兴,提出了“六位一体”特色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第三,在“六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下,雅龙湾生态园、田恒现代农业园、田恒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建设,让农村、农民、农业多面有效融合,农民身边的田园地头、生活环境等转化成旅游项目,在满足自身经济生产的同时,也将满足旅游者的出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康养等目的,以实现产业的的迭代升级、乡村资源的高效利用,让民俗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面貌。

猜你喜欢

武威市生态旅游规划
武威市成功创办首家肉牛种畜禽场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小刺猬的秘密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