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急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调查与压力源研究

2020-05-12陈君晓

健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评量躯体恐惧

陈君晓,陈 喜

(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 急诊科,浙江 温岭 317511)

海上急救是一种特殊的院前急救,是针对航行或作业中的海上船只上急症患者展开的医疗救助[1]。海上环境的特殊性增加了急救任务的危险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海上急救人员往往处于强度更高、压力更大的工作环境之中。不仅如此,大多数海上急救人员还要面对晕船后的不适反应,以及身临茫茫大海的孤单,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心理疾病。快速而有效的海上急救对于减少船员和渔民的伤残率、死亡率至关重要,海上急救人员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了急救效果和医护质量。本研究对某海岛地区医院参与海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海上急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健全海上急救医疗体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某海岛地区医院参与海上急救工作的内科、外科、骨科、急诊科的海上急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性别不受限制,要求每年出海20~30次,每次1~2名护师参与,总共参与出海抢救120次左右,排除心理障碍、认知障碍和重大躯体疾病者。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及有关内容均取得相关单位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被调查者均被告知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同意合作并签字。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此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工作单位、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所属科室、有无儿女、有无基础疾病等个人信息和出海时间、出海船只、是否希望经济补偿、是否希望休息补偿等出海情况。

1.2.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选用上海卫生中心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主要用于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包含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抑郁、恐惧、强迫、恐惧、偏执、敌对、精神病、人际关系,共90个条目,反映这5个因子的情况,每个条目均按1、2、3、4、5计分,分值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2]。经董燕等[3]研究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护士压力源量表 本量表由王妤等[4]参照国外文献修订后制订,共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共35条目反映这9个方面的情况,每个条目均按1、2、3、4计分,分值越高,护士工作压力越大。经余华[5]研究表明,本量表能够真实反映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压力源,信度及效度较好。

1.3 调查方法 一般情况调查表在护士首次出海前由调查小组成员负责发放并如实填写,填写完毕后及时回收,将数据录入电脑。SCL-90症状自评量表在护士每次出海前及出海回来后一周内由调查小组成员负责发放并如实填写,填写完毕后及时回收,将数据录入电脑。护士压力源量表在护士最后一次出海回来后一周内由调查小组成员负责发放并如实填写,填写完毕后及时回收,将数据录入电脑。填写调查表和量表前均统一指导语,整个过程由护理部主任监督完成,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真实性。

2 结果

2.1 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历时两年(2015年9月—2017年8月),共发放SCL-90症状自评量表120次,涉及被调查海上急救护理人员96例,每名护士出海22~33次,平均(27.84±1.13)次。最终统计结果,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100%,出海前发放SCL-90症状自评量表2 304份,回收2 304份,回收率100%,回来后发放SCL-90症状自评量表2 304份,回收2 304份,回收率100%,发放护士压力源量表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100%。

2.2 一般情况调查表的统计结果 本研究96名被调查海上急救护理人员均为某海岛地区某二乙医院内科、外科、骨科和急诊科的护士。其中,男性12人,女性84人;年龄22~45岁,平均(32.17±4.25)岁;工龄1~25年,平均(7.27±1.55)年;婚姻状况:未婚38人(39.58%),已婚51人 (53.13%),离异5人(5.21%),丧偶2人(2.08%);学历:中专10人(10.42%),大专36人(37.50%),本科50人(52.08%);职称:护师81人(84.37%),主管护师及以上15人(15.63%);所属科室:内科33人(34.38%),外科35人(36.49%),骨科12人(12.50%),急诊科16人(16.67%);有子女者41人,占42.71%;均无基础疾病。此外,首次出海55人(57.29%),出海时间不超过1年者67人(69.79%),出海船只均为渔船,所有被调查者均希望经济补偿和休息补偿。

2.3 出海前SCL-90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出海前SCL-90量表总分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这5个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出海前护理人员SCL-90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分)

2.4 出海回来后SCL-90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出海回来后SCL-90量表总分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这5个因子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海回来后护理人员SCL-90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分)

2.5 护理人员出海前后的SCL-90量表得分比较 从表1、表2可见,护理人员出海回来后SCL-90量表总分为(228.17±31.45)分,出海前为(158.45±16.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46,P=0.001)。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这5个因子得分亦均高于出海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多次出海护理人员回来后的SCL-90量表得分变化 本研究中,出海次数为22~33次,完成第1、11、21次者均为96人,完成第31次者57人。结果显示,出海急救人员第1、11、21、31次出海回来后的SCL-90量表总分依次升高,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均分也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多次出海护理人员回来后的SCL-90量表得分变化分)

注:a第11次出海回来与第1次出海回来比较,P<0.05;b第21次出海回来与第11次比较,P<0.05;c第31次出海回来与第21次比较,P<0.05。

2.7 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护士压力源各条目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2.23±0.29)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15±0.24)分、护理工作及专业(1.45±0.16)分、患者护理(1.34±0.13)分、管理及人际关系(1.22±0.14)分。

3 讨论

海上急救的工作环境与地面上的院前急救具有一定的区别,有学者曾对海军文职女性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心理健康程度总体较国内医院女性护理人员差,特别是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极为突出[6]。本研究中,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6名海上急救护理人员进行的4 608份(出海前2 304份、回来后2 304份)测评后发现,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因子的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并且每次出海回来后,这些因子的均分都高于出海前,经过出海时间进行分层后显示,随着出海次数的增加,这些因子的均分越来越高,说明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是目前海上急救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这与文献所述类似[7],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在出海后加剧,伴随着海上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通过护士压力源量表的统计结果发现,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分值为(2.23±0.29)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为(2.15±0.24)分,可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造成海上急救护理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等因素。

海上的工作环境与陆地上完全不一样。海上急救护理人员首先就要面临晕船的考验,出航后伴随着海风、海浪、船体摇摆等恶劣海况,大多数海上护理人员都会出现航海运动病的表现,即船上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不能进食等症状,很容易出现精神疲惫、体力耗竭等不良状况,再加上活动范围限制、与外界隔离等不良体验,机体将发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研究发现,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的高浓度皮质醇可损伤海马神经,此外,高浓度皮质醇不仅可直接影响记忆、情绪等精神活动,还可以通过加快代谢进一步影响情绪、精神,这是多数海上护理人员产生负性情绪改变(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的基础[8]。研究还发现,晕船者的负性情绪体验会随着出海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强烈,其原因可能与皮质醇分泌的持续增加有关[9]。这与本研究中工作环境是海上,故工作环境成为急救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这个结果相符。

海上急救护理人员每年出海要求为20~30次/人,工作量十分巨大,1年中大部分时间需要面临与世隔绝的茫茫大海。在面临紧急救护事件的时候,不论气候、海况如何,都需要马上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抢救,往往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多数海上急救护理人员的躯体化因子均分高于国内常模。海上急救不同于陆上急救,由于缺乏急救车,也不可能携带全部检查和救护仪器,往往给救护带来了不便,这使急救人员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疲劳等不良情绪,产生躯体不适。面对救护失败导致的伤残和死亡,也容易出现恐惧感。

研究发现,当院前急救护士反复面对创伤性事件的时候,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就会导致不良刺激,如果是以消极的方式面对,可能导致心身衰竭综合征的发生,其症状主要以强迫、焦虑、抑郁为主[10]。特别是在出海急救的护理人员当中,不论是个人还是管理者,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所以很难排除工作上带来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所以需加大对护理者及管理者的体能训练和培训,经常性的开展适应海上生活和工作的训练,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卫勤保障护理队伍。

综上所述,海上急救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躯体化、恐惧、强迫、焦虑、抑郁,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特殊的工作环境、巨大的工作量和不确定的工作时间。建议经常性进行情境训练,以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评量躯体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恐惧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