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8~2018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020-05-08王莉斐邓黎黎李志超杨建超廖晓阳

广西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检索聚类

王莉斐 邓黎黎 李志超 杨建超 廖晓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需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成都市 610041,电子邮箱:278243180@qq.com;2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市 610041)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形式,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1],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3]。约20%因心房颤动而卒中的患者,直到卒中或卒中后才被首次诊断出心房颤动[4]。卒中的心房颤动患者中约有30%在卒中后1年内死亡,超过30%的幸存者永久致残[5]。因此,尽早诊断心房颤动可以更早地对心房颤动进行管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然而由于隐匿性心房颤动患者无明显症状,因而常难以发现心房颤动[7],易导致卒中和死亡等严重后果[8]。在常规医疗检查中,常通过机会性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9]。近年来,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实时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带有心电监测功能的智能手机、手表、血压计可用于识别无症状性心房颤动[10],将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体外循环记录仪与智能手机进行无线网络连接后,可对实施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长程心电监测,以评估心房颤动是否复发[11]。本文对近20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工具 使用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VOSviewer(1.6.10)文献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该软件几乎具备了目前所有常见的文献计量分析功能。

1.2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选择美国Thomson Reuters开发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根据各个期刊在其各自领域内的影响因子选择纳入包括SCI 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及ESCI在内的数据库索引进行检索。由于远程医疗的英文“telemedicine”一词的使用和定义没有正式标准化,因此检索时涵盖了拼写上的变化以及与“telemedicine”互换使用的其他术语,包括telehealth、ehealth、mhealth、telecare以及app、phone、mms等词,以确保检索结果充分反映这一领域的文献。在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主题”(标记为“TS”)是用于数据库检索的最常见的字段之一,包括范围题目(Title)、文摘(Abstracts)、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扩展关键词(Keywords Plus)。检索时间限制在1998~2018年,每条题录包括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发表年份、期(卷)及参考文献等。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5 612篇,用“atrial fibrillation”进行精炼检索,共检索到848篇相关文献,其中论文(article)672篇,剔除重复文献1篇,综述111篇,研讨会论文46篇,社论材料11篇,会议摘要17篇,信件3篇。经过剔除重复和筛选,最终纳入672篇文献。检索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内的文献检索策略

1.3 数据处理 (1)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为下一步的挖掘提供精准数据。对有效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为保证关键词的内容指向性及语意规范性,故对得到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将“atrial-fibrillation、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nonvalvular atrial-fibrillation、paroxysmal atrial-fibrillation、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等与“big data、iphone ecg、mhealth、mobile health、remote monitoring、smart phone、mobile platforms、Wearable device、remote electrocardiography、eHealth、e-learning、digital technology”等合并为“af telemedicine”。 (2)从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出发,采用Excel表对年发文量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对672篇论文的关键词、共被引作者、国家引证等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载文年度分析 载文年度分析是对研究主题不同年份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可以在时间概念上了解该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中,1998~2018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的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见图1),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重视这一领域,有较好的持续发展前景。根据发文量可将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分为3个阶段:阶段1为1998~2003年的初始期,该阶段每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年平均发文量约4篇;阶段2为2004~2009年的发展期,该时期平均每年发文量约13篇,相较初始期增多;阶段3为从2010年开始的快速增长期,该阶段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研究发文量快速增加,2015年开始出现高速增长,2018年的发文量达124篇,占1998~2018年总发文量的18.45%(124/672)。以2010年为节点,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发文量开始快速上升,这与2010年开始的第三代远程医疗密切相关。自2010年起,远程医疗逐步走进社区、走向家庭,更多地面向个人提供定向服务。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物联网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使得普通医疗与云计算、云服务结合起来,而远程血压仪、远程心电仪的出现,使远程医疗以强大的功能性、便捷性、时效性成了研究的新热点。

图1 1998~2018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发文量年度趋势图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672篇文献文本标签进行整理,发现只有477篇文献有关键词,共2 879个。为减少摄取的关键词数量,同时避免图形缭乱不清,采用VOSviewer软件进行计量分析时,在“Create Map”界面将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阈值调整为20。在全部2 879个关键词中,满足设定阈值的关键词有39个。关键词可视化结果见图2,其中文本标签被分为4个聚类:(1)#1绿色部分是以“af telemedicine、anticoagulation、management”为代表的“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治疗和管理”;(2)#2红色部分是以“risk、cardiovascular disease、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为代表的“心房颤动危险因素”;(3)#3蓝色部分是以“follow-up、cohort、quality-of-life”为代表的“心房颤动随访”;(4)#4黄色部分是以“prevention、death”为代表的“远程医疗对心房颤动的预防预后”。#1、#2、#3、#4内容相互交叉,提示心房颤动的筛查、治疗、管理密不可分。进一步将出现频次排前20名的关键词进行降序排序,结果显示,近1998~2018年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导致的卒中及心房颤动治疗、管理方面。见表2。

图2 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关键词共现聚类视图

表2 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关键词频次分布

2.3 共被引作者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研究者。作者是远程医疗心房颤动研究领域中巨大的驱动力,对远程医疗心房颤动研究领域作者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作者产生的影响力。本文对筛选的672篇文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参考文献只标引了第一作者,因此本文构建的是远程医疗心房颤动领域第一作者的共被引网络,共有13 882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在VOSviewer软件的“Create Map”界面,使用默认阈值20,得到满足条件的作者共60名。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心房颤动研究中共被引作者可视化结果见图3。其中文本标签(图3A)被分为4个聚类:(1)#1绿色部分是以Go As、Benjamin EJ、Wolf PA 3名作者为核心的聚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此聚类包含至少6篇文献关于Framingham心脏研究[12-17]。Framingham心脏研究是美国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之一,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心血管病学研究,为了解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2)#2红色部分是以Camm AJ、Connolly SJ、Lip GYH 3名作者为核心的聚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房颤动的治疗和管理。(3)#3黄色部分是以Friberg L这一作者为核心的聚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治疗。#3与#1、#2有交叉,故这3个聚类在可视化图中关系较密切,距离紧凑。(4)#4蓝色部分是以Ricci RP、Varma N两名作者为核心的聚类,主要研究方向为远程医疗(如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房颤动检测及管理中的应用。在密度标签图(图3B)中,Go As、Benjamin EJ、Wolf PA、Camm AJ、Connolly SJ、Lip GYH、Ricci RP这几名作者呈深红色,说明其权值最大,在远程医疗心房颤动领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A 文本标签图 B 密度标签图

图3 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心房颤动领域研究中共被引作者可视化结果

2.4 国家引证分析 科技论文产出的空间分布有利于研究人员快速地辨识全球重要的研究力量的分布,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和科学研究合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此外,某一领域的空间分布也显示了空间分布上该主题的关注程度。本研究672篇文献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达280篇,占比为41.67%,说明美国在远程医疗心房颤动领域中的研究处于前列,掌握着研究方向的风向标;其次为德国,发文量为68篇,占比为10.12%;再次为英国,发文量为67篇,占比为9.97%。而我国的发文量仅为35篇(其中台湾地区21篇),占比为5.21%,排名全球第8位。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家文献量及其占比情况见图4。

图4 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国家发文量及其占比

3 结 语

1998~2018年间,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中的文献发表量剧增,尤其从2010年开始呈快速增长,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占据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远程医疗研究热点趋向聚焦于心房颤动筛查、抗凝及预防脑卒中方面。但本研究仍存在如数据库较单一等不足,导致研究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未能反映其他各国未被收录的科研论文的情况,今后有待于综合应用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及分析。

猜你喜欢

发文检索聚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