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2020-05-08姬旺华

广西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医患职业情感

姬旺华

(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郑州市 450046,电子邮箱:Ji_wanghua@126.com)

职业认同又称职业同一性,与职业探索和决策等密切相关[1]。目前,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已有报道[2-4],但人们尚无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其主要是指个体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魏淑华[3]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等6个维度。根据相关文献[4-5],笔者认为学生的职业认同包括职业情感、职业期待、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承诺。职业认同不仅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的感受和自我认知[6],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7],其不仅是就业能力的基础[8],还是评估职业适应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个人发展的核心[9]。由于医学生学制长、学习压力大,加上医患关系紧张等因素,使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增强其职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中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为加强中医教育、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中医专业297名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集中进行问卷星施测,限时30 min。共发放问卷297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9%。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80人,其中男生64人,女生216人。参考相关研究[4,9],自编《中医专业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共24道题,内容包括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承诺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4道题,均采用5级计分法进行评分,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职业认同越高。其中职业认知包括职业环境、医患关系、工作压力、职业风险,职业环境好指物理环境舒适、社会评价高;医患关系好是指医生和患者和谐相处,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反之为不好;工作压力大是工作量多事杂,即在诊疗、会议、科研、行政事务等多种工作中主观感受到的压力大;工作风险高是受到患者伤害、大众误解的可能性高,反之为压力小和风险低。认为就业环境不好、医患关系不好指选择非常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者,认为医生工作压力大、医生职业风险高指选择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者。本研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3,信度较好。因没有全国常模,本研究以理论评分的中位数(3分)作为临界值,高于中位数表示职业认同水平较高,低于中位数表示职业认同水平较低。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 280名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度总评分为(3.71±0.49)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职业认知水平得分较低(小于中数3),其他5个维度的得分均较高(高于中数3)。6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承诺、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得分低于中数者有14名,占5.0%(14/280)。见表1。

表1 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总体状况(n=280)

2.2 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情况 有85.7%(240/280)的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得分低于中数。在对未来职业的评价中,有47.1%(132/280)的中医专业学生认为职业环境不好,35.0%(98/280)认为职业环境一般;56.8%(159/280)认为医患关系不好,33.9%(95/280)认为医患关系一般;91.1%(255/280)认为医生工作压力大,8.9%(25/280)认为工作压力一般;60.0%(168/280)认为医生职业风险高。见表2。

表2 280名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知情况[n(%)]

2.3 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比较 男生的总体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评分均高于女生(均P<0.05),生源地为城镇的中医专业学生的总体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承诺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均P<0.05)。见表3、表4。

表3 不同性别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评分比较(x±s,分)

表4 不同生源地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3.1 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 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与临床医学生[10]、教师[3]的职业认同水平相似。本研究中,有5.0%的中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偏低,这可能是因为:(1)部分学生家长忽视学生意愿,代替学生选择中医专业,使后期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低下、学习动机缺乏,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职业承诺水平等偏低,从而拉低职业认同水平;(2)部分学生视野局限,对中医存在偏见,职业认知狭隘使其职业认同水平偏低;(3)受到社会负面报道、社会舆论紧张等的影响,学生压力增加、安全感降低,导致其职业期望、职业承诺下降,进而引起职业认同感的降低。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转行,造成教育成本和时间的极大浪费,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及早进行职业认同教育。

职业认知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有85.7%的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得分低于中数,有47.1%的学生认为医生职业环境不好,56.8%认为医患缺乏信任,关系不好,91.1%认为医生工作压力大,60.0%认为医生职业风险高。这提示,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偏消极。这一方面是学生对医生职业高期待的反应,但其对中医专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职业定位不够清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此外,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复杂、医患纠纷频繁,甚至暴力袭医事件常见于各种媒体,这都会使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下降,甚至陷入职业困境,从而降低职业认同。因此,需要加强中医专业学生的教育引导。

3.2 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医疗、舆论环境、学习任务、就业形势等均可影响医学生的职业认同[11],中医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中医专业学生除繁重的中医课程外,还需要了解先进的医疗科技、评估诊断的基本方法,中医就业形势和经济收入相较于西医还有差异,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和生源地均对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其中男生的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0.05)。这可能是因为中医院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加上男生就业相对容易,使得男生较女生更有优越感,职业情感较为积极,因而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较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生源地为城镇的中医专业学生的总体职业认同高于农村学生(P<0.05),这可能是因为中医药价格相对较低,故中医药在农村的认可度和普及率比城镇更高,家长的观念会影响甚至代替孩子填报高考志愿,使学生被动选择专业,而城镇学生多自主报考,对学医自主兴趣高,而个体主动的探索和努力在职业认同获得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9]。此外,相对于农村,城镇学生获取的信息更丰富,获得职业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样化,这些都会使得城镇学生的职业认同度更高。

3.3 建议

3.3.1 营造良好的舆论和就医环境:(1)要强化制度管理,通过完善制度来保障医生安全,促进当前以患者为中心向医患关系和谐转化。(2)要规范媒体宣传,一定范围内限制或减少暴力袭医事件的自媒体扩大传播,遇到问题及时公告,消除医学生的焦虑和恐慌。(3)加强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引导大众合理认知,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回归合理水平,增强对医疗的有限性和部分疾病的不可控性的科学认识,营造积极的就医环境,提升职业认同。

3.3.2 加强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教育:(1)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情感,使其对就业前景充满期待,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承诺。(2)通过科普、医院见习、社会义诊等使学生科学、辨证地理解中医,坚决反对“中医无用论”,同时,强化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殊性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职业认知水平不断提升。(3)在中医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改变当前重知识和技能、忽视职业引导和规划的教育,例如通过讲解职业知识和名老中医对职业的理解,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职业,合理认知职业环境、职业内容、职业压力、职业待遇等,进而提升个体的职业价值。此外,还要通过职业测评和辅导、个性化的职业咨询等强化职业情感,提升职业承诺水平。

3.3.3 强化中医专业教学改革:结合青年学生心理规律,引入新的科技手段,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医教学改革,例如探索基础知识大班教育、临床实践师带徒、模块化培养发挥优势、小组探索促进创造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和促进。同时增强人文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拓宽视野,增强对患者的理解,不断提升中医专业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能,从而形成中医学生专业和事业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医患职业情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职业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爱的职业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