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化改新”片段教学分析

2020-05-07高旭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奴隶制

高旭华

摘 要:日本在公元七至八世纪通过大化改新,以唐为师,全面吸收中国盛唐时期的先进文化与制度,使其从部民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制社会,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社会大变革。日本统治者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下,为了维护王权,自上而下发起了自救。通过变革维新,使日本社会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但改革的不彻底也为日本的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据此,就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古代日本》的第二个子目——“大化改新”作片段教学设计,期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产生联想,实现课堂学习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大化改新;以唐为师;奴隶制;封建制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提起日本,学生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对日本的认识更多是在近现代史方面,对古代日本了解不多。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发生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大变革,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日本以唐为师,从部民制过渡到了封建制,对其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学习日本大化改新时,在让学生明白学习他人长处是促进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分析、感悟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1 改新之兆

公元6世纪中叶,大和政权出现了统治危机。其一,随着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日本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原有的部民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阻碍。其二,奴隶主贵族不断兼并土地,奴役部民,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激烈反抗。其三,皇室与贵族之间为争夺土地和部民而产生的矛盾日益尖锐,天皇大权被苏我氏等世家大族所掣肘,王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加之,公元六、七世纪,中国隋唐的兴起以及朝鲜半岛新罗的崛起,对日本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隋唐先进文化制度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从隋朝开始,日本就向中国派遣使者,称为遣隋使。到了唐朝又先后派遣唐使13次,学习大唐先进文化制度。这些留学生和学者有的在中国逗留了二三十年,经历了隋唐两朝的更替,对两朝的政治制度十分熟悉,回国后均创办学塾,传播大陆国家的先进知识和制度,对执政者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国外隋唐先进文化制度以及新罗崛起危机的双重影响下,一场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革新派支持下,打破氏族贵族世袭官职的门阀制度,按能力和功绩授予冠位,又强调法制和君主集权,为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2 改新之举

2.1 宫廷政变

公元645年,改新派以中大兄皇子(626-671年,后任天智天皇)为首,与重臣中臣镰足等人,发动了“乙巳政变”,诛杀了权臣苏我入鹿。同年,拥立了中大兄皇子的舅舅轻皇子,即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大化。公元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拉开了改新序幕。大和国也正式更名为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2.2 大化改新

2.2.1 经济方面

改革废除了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奴婢除外),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发放俸禄,改变了原有的部民制的运行体制。日本仿效唐朝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每隔六年授田一次。土地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要班给口分田就要进行人口统计,所以日本仿效了唐朝的户籍制度,对全国人口进行了普查,登记造册。同时,日本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合田租、力役、土产于一体,统一了税赋。

2.2.2 政治方面

大化改新时期正值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彼时的中国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达。日本仿效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分工明确;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除此之外,公元701年(大宝元年)日本仿效唐律,修成《大宝律令》,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

公元8-9世纪(奈良时代),日本社会政局稳定,促进了商品经济、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

2.2.3 军事方面

中央设五卫府,各地置军团及镇守府等。仿效唐朝府兵制,各国正丁的 1 /3 轮流服兵役,充当军团士兵。正丁平时农耕,战时作战。

通过史料运用,论从史出,建立时空观,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使讲解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3 大化改新的影响与启示

3.1 改新影响

首先,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其次,将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改新之前,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改新之后,奴隶主成为地主。农民在租种地主土地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此外,农民还有国家班给的口分田,人身也不再是谁的私有财产。原有的部民奴隶变成了封建農民,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这样,人身、土地、生产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赋税也统一了,具备了许多封建国家的特征。最后,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发展成了一个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日本通过对大唐先进文化制度的学习,缓和了其社会矛盾,促进了其社会向前发展。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补充讲解,使学生理解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区别,同时再次建立时空观,使学生看到日本大化改新前后与中国的差距,培养其家国情怀。

3.2 改新启示

日本通过改革从奴隶社会步入了封建社会,所以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人在改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杰出的人物对社会发展有动作用。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善于模仿,博采众长,也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

唐朝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改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日本被称为“唐风时代”。日本“和同开珎”是仿效唐朝“开元通宝”制作的,这两类铜钱都是外圆内方;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就是以唐都城长安为模板建造的;唐朝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至今传世唯一个五弦琵琶,现存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唐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后,日本筝就一直保留着十三弦筝制;鉴真东渡后极大地推动了日本佛教的发展,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始祖。除此之外,唐时“丝绸之路”也为日本带去了碧琉璃碗、绿地狩猎织锦、竖琴等西亚、中亚的精美艺术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 唐纪》)。大唐以其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广纳四海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开创了独一无二的盛世繁华。日本除了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之外,唐文化对日本的货币、服饰、建筑、乐器、文字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曾在其著作《日本书纪》中写到“唐朝的文化是与印度、阿拉伯和以此为媒介甚至和西欧的文化都有交流的世界性文化”。通过这些历史遗产和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唐风”特色,也可从中小窥大唐的繁华盛况。

公元10世纪初,李唐王朝灭亡,这时的日本正处平安时代。受唐文化滋养多年的日本对唐已经不再是简单模仿了,而是迎来了具有日本本土文化特色的“国风时代”。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后,日本能融入自己的东西,继续向前发展,推动其社会不断进步,这点难能可贵。

每一次的社会历史大变革背后,都蕴含着警醒世人的重要启示。所以,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道理,学会取长补短,以史为鉴。

4 改革反思

大化改新虽然保住了皇权,扭转了危机局面,但并未彻底解决其社会问题,部民制的经济运作方式仍然影响其社会的发展。

日本在改新之时,可供班田的土地数量并不充足,再加上岛国地理条件的限制,适合耕种的土地远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班田公民虽然从六岁开始授田,但每人授田数量非常少,只相当于中国里亩制的15亩,仅为唐代授田的1/25。这样少的土地根本无法保证班田公民的正常生活。再加上繁重的课税,沉重的剥削使大批班田公民逃亡,自愿投身到贵族的私田中当雇农。再者,因为班田制触碰到了有主私田,威胁到了皇权和社会稳定,所以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旧氏族首领利益的冲击,授田对象包括旧氏族首领私有的奴婢,这些奴婢是只授田而不课税的。这就意味着,谁拥有奴婢的数量多,谁获得的土地和利益就越大。

大化改新虽然缓和了日本社会矛盾,推动了其社会历史进程,但表面繁华的背后往往暗藏杀机。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都和这次改革的不彻底有莫大关系。

参考文献

[1]齐世荣.古代日本[M]//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建钢.大化改新前后日本社会状况比较研究——兼谈日本大化改新的不成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15-17.

[2]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3):75-80.

[3]刘明翰.“以唐为师”的日本:从大化改新到天平盛世[J].魯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2):18-24.

猜你喜欢

奴隶制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游戏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主要黑人角色分析
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会不平等的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