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配合综合药学干预在麻醉药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0-05-07史步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麻醉药药剂科

史步新

(溧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溧阳 213300)

麻醉药是一类重要的辅助用药,是医院必备药品,由于麻醉药具有一定成瘾性和依赖性,合理应用可以镇痛、镇静及辅助麻醉,减轻患者痛苦,一旦麻醉药物滥用或不合理应用,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1]。药剂科需要加强麻醉药物管理,确保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麻醉药物的管理重视度及关注度更高,传统药学干预有一定局限性,PDCA循环法是将总目标分割为多个小目标进行细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改进的一种科学、标准的的管理模式。本文将PDCA循环法配合综合药学干预,对提高麻醉药管理有重要意义。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药剂管理部门人员8人作为干预对象,事先征求干预对象的同意,排除岗位调离、长期病假及外出进修、辞职人员,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4-43岁,研究生1名,本科2名,专科5名。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综合药学干预作为干预前,处方200份中肿瘤内科82份,疼痛科64分,心内科37分,呼吸内科17份;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PDCA循环法配合综合药学干预作为干预后,处方200份中肿瘤内科79份,疼痛科66分,心内科36分,呼吸内科19份,干预前后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于2020年3月在我院药剂科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麻醉药品的管理,干预前采用综合药学干预,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中的管理原则,制定排班制度,做好麻醉药品的保存、分类、标实及处方审阅工作,管理人员熟悉麻醉药品用量和用法、禁忌症、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状况,做好记录,对于处方不合格或不规范、无签字者不予批准,每日工作完毕后清点药品数量,钥匙由专人保存。2020年3月后则采用PDCA循环法联合综合药学干预,PDCA循环法分4个阶段,P(计划)阶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麻醉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包括人员素质、药品管理、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等,确定药学干预的重点,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制定管理计划。D(实施)阶段:(1)在科内开展规范化培训,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学习《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药品管理法》,明确责任和管理流程;(2)由护理部、医务部和药剂科建立一支院内管理审查小组,进一步健全麻醉药品管理及审查机制,保障整个药品管理有章可循,要求所有管理人员熟记,积极配合;(3)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外出进修和学习,了解最新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4)统一进行药品分类标识、存放,集中管理,审核药品生产日期、存放日期、储存环境等,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药品损耗;(5)加强对处方规范性的审核,若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人员沟通,短时间内调整处方;(6)加强监督审查力度,每周1次大检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随机抽取任意处方,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若出现严重纰漏,点名批评,与绩效挂钩;(7)提高麻醉管理的硬件设备,包括专用保险柜、密码锁、安全标识等。C(检查)阶段:院内管理审查小组深入各科室,了解麻醉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PDCA循环法的满意度,并验收管理效果。A(处理)阶段:对于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督促管理人员及时改正,并与绩效挂钩;符合管理质量标准者予以肯定和表扬。

1.3 观察指标

由药剂科管理人员评价干预前后麻醉处方的不合格情况,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超药物用量、超适应症用药、签字不及时,并进行比较;进行管理人员的年终考核,从麻醉药品管理、环境管理、培训质量及工作质量等4个方面,每方面计100分。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有差异。

2 结 果

2.1 管理效果

干预前书写不规范、超药物用量、超适应症用药、签字不及时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前后处方管理效果

2.2 管理质量

干预前麻醉药品管理、环境管理、培训质量、工作质量为(81.02±4.59)分、(78.65±6.24)分、(80.72±6.10)分、(83.57±4.27)分;干预后麻醉药品管理、环境管理、培训质量、工作质量为(89.21±5.81)分、(86.92±7.10)分、(85.79±4.92)分、(88.17±5.03)分,干预前后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药品是救治患者的重要物资,其存储、分类、发放及保管工作与救治患者、解除病痛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及麻醉手术的增加,对麻醉药物的需要随之升高[2]。由于麻醉药物的种类较多,分类繁琐,涉及适应症、禁忌症及应用剂量十分严格,给药物管理带来了困难。另外部分麻醉药物需要专柜存放,白班与夜班交替看管,不允许存在疏忽和遗漏。然而有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仍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环境差、硬件设备欠缺等多种因素,药品管理欠规范,造成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落后,严重影响了麻醉药品的管理。PDCA管理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反映了事物活动的规律,正符合麻醉药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

本次采用PDCA循环法配合综合药学干预[4],规范处方书写,在严格执行国家处方管理条例下,减少处方漏开错开的现象;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外出学习和深造,并配合提高监管和审查力度,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优化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实现责任到人,与业绩挂钩,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本次研究发现:与干预前比,干预后处方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均明显升高,证实了PDCA循环法配合综合药学干预可提高麻醉药管理效果,是一种优质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麻醉药药剂科
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药理学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科学化和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