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研究

2020-05-07袁春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病区药房药品

袁春美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11)

医院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药品用药不良事件、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较常规药物的风险更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因此,医院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此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2]。本文,通过对本院实施加强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前后的相关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探讨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的方法和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9年9月实施加强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为时间节点,分别选择该节点前后一年内的各4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实施常规用药管理措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实施加强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所选样本平均年龄(49.50±5.5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49:35;所有样本均同意参与本研究、愿意配合进行相关调查。患者资料数据分组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

1.2.2 观察组实施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和完善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明确和规范药品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和流程;(2)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编制高警示药品目录,对药品的种类、存放条件(温度、湿度、光线、密封等)和要求进行明确标注,并严格监督执行;(3)对高警示药品必须使用警示牌标识在药品包装上进行标注,并详细注明药品的使用方法、禁忌及可能出现的用药反应,为药品使用者提供参考;(4)加强用药环节的管理,严格核对药物的种类和用法、用量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发生用药错误[3]。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择药品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作为研究指标,该指标包括药品摆放错误、警示牌损坏、用药错误三个项目;对两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各随机抽取150次,统计其中发生上述三类不良事件的例数,并根据实际统计结果,进行各类药品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组间对比;指标数据及比例关系,以(n,%)表示。

2 结 果

对实施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前后的两组患者进行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药品摆放错误、警示牌损坏、用药错误三类药品安全不良事件均少于对照组,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7% VS 13.33%)。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样本药品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高警示药品也称为高警示药品,是指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监管,是降低和杜绝高警示药品使用风险的关键。在医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从该类药品的存放、警示标注,到药物的发放和临床实际使用,对高警示药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结合对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本研究的相关指标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强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后,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类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极大地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加强病区药房高警示药品用药安全管理,能够极大地减少高警示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为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医院管理质量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病区药房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