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0-05-07吴新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陪伴新生儿

孙 平,吴新媛,李 梅

(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分娩过程对产妇心理及生理方面所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大,临床经验发现,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改善母婴结局[1]。心理支持系统建设是针对产妇这一特定人群提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环境支持等。目前医院中分娩产妇多半为初产妇,其分娩知识掌握度较低,且缺乏生育经验,致使分娩期间易受周围人及环境的影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机率[2]。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要求家属参与至产妇分娩全过程当中,通过给予产妇一定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来增强其分娩配合度及信心,便于家属更好的服务于产妇,利于改善分娩结局。基于此,本文对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概率匹配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选择在本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86例产妇进行等额分组,即对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均为初产妇,选择阴道试产,排除妊娠并发症、并发器质性疾病、多胎、剖宫产指征及精神障碍者。

各组间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详情如下:

(1)对照组:中位年龄平均值为(27.2±1.6)岁,中位孕周平均值为(3 8.5±1.3)周,中位B M I 平均值为(23.7±1.3)kg/m2,文化水平:初中以下有8例、初中至高中有15例、本科及以上有20例。

(2)研究组:中位年龄平均值为(27.3±1.5)岁,中位孕周平均值为(3 8.6±1.5)周,中位B M I 平均值为(23.4±1.5)kg/m2,文化水平:初中以下有6例、初中至高中有16例、本科及以上有21例。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以常规围生期护理流程及规范为产妇展开知识讲解、环境干预、母乳喂养指导等措施。

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开展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干预: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家属开展一对一围生期知识宣教,告知家属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帮助产妇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产前应对产妇及家属定期开设教育课堂,通过学习让其双方均掌握分娩常识及相关护理知识,具体干预内容应涉及对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干预,科学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日常护理等。在孕晚期进行情景化模拟分娩体验,减少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在分娩环节中,设立单独分娩室。允许产妇选择一名家属进产房陪伴,不断给予产妇支持及鼓励,以转移注意力法缓解分娩疼痛感。医院提供持续的一对一情感支持,使其精神放松和肌肉松弛,缓解紧张和焦虑不良情绪,促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顺利分娩,医院也可以组织已顺利分娩产妇进行经验宣讲,让其与未分娩产妇交流分娩过程,包括有快速分娩技巧、分娩方法、产后注意事项、情绪调节方法等[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有SAS评分、产程时间、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及妊娠结局。SAS评分为焦虑评分,分值低,焦虑症状轻,出院时将自制新生儿护理知识调查表发放于产妇进行填写回收,满分100分,分值高,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好。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用x2、t计算,若计算结果得出: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SAS评分、产程时间及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比较

干预前产妇的SAS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研究组产妇干预后SAS评分、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SAS评分、产程时间及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比较( ±s)

表1 SAS评分、产程时间及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n) SAS评分(分) 总产程用时(min) 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3 48.50±5.49 32.94±5.65 632.30±184.30 78.83±6.72研究组 43 47.98±5.88 28.57±4.18 547.47±174.20 86.33±4.32 t-- 0.4238 4.0773 2.1934 6.1562 P-- 0.6727 0.0001 0.0310 0.0000

2.2 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产妇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 论

3.1 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分娩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其树立信心,降低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风险事件机率。但目前针对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的推广与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3.2 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可以使产妇及其家属系统了解围生期保健知识,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巧。临床中,新生儿往往会在出生几日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但办理出院后,若没有专业化较高的家庭护理,很容易使新生儿生长发育出现问题,造成二次住院的情况,表1中显示,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干预需要家属及产妇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的护理知识宣教,使其可以较好的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以便在出院后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3 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家属及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知。据研究发现,众多家庭缺乏对围生期保健知识与产后恢复知识的掌握,若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指导,会导致其分娩期间情绪异常,丧失分娩信心,严重影响分娩进度。临床中,大多数产妇对分娩知识较为缺乏,加上分娩当中所承受的强烈疼痛,很容易对其生理及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增加不良的分娩结局。

随着产科学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广泛提倡分娩体制和环境的改善,产时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是分娩方式的一次改革,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个新举措。家庭化陪伴分娩模式下的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在缩短产程、缓解产妇焦虑情绪、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及家属围生期保健知识等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颇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陪伴新生儿
陪伴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陪伴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系统需求分析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