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20-05-07董梅花解红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

董梅花,解红文*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镇江 212001)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患儿无需特殊干预,黄疸症状可自行缓解,病理性黄疸患儿需行蓝光照射治疗,而病理性黄疸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患儿皮肤娇嫩、耐受能力低,致使护理中存在诸多护理风险,优化护理干预符合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1-2]。本次研究为论证综合性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影响,比较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66例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性护理以及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儿中男(n=17)、女(n=15),日龄区间为:1天~7天、平均(3.42±0.11)天。对照组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性护理的患儿中男(n=16)、女(n=16),日龄区间为:1天~8天、平均(3.47±0.14)天。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参考2018昆士兰产科与新生儿临床指南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内容[3],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为病理性黄疸,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开展蓝的光照射治疗;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伴先天性脏器功能障碍患儿;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患儿;未完成本次治疗而中途转院的患儿。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将患儿置入蓝光照射箱中,持续性监测患儿各项生命指征,谨防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昏迷、肢体抽搐,每隔2h-3h监测一次患儿体温,若患儿体温超过37.5℃则应开展物理降温,若体温低于36℃应加盖衣被,从而保证患儿体温恒定36-37.5℃。此外,暂停乳喂养开展人工喂养,并指导母亲保持泌乳。在喂养过程中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若在喂养过程中患儿喂养困难,护理人员应观察婴儿粪便颜色以及尿液的颜色,谨防发生核黄疸。

1.3.2 实验组(综合性护理):(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患儿临床诊断结果,向患儿家长科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治疗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儿家长人知道蓝光治疗对患儿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以提升患儿家长对相关护理干预的配合度,谨防护患矛盾产生。(2)心理护理,黄疸患儿在接受蓝光治疗的过程中需与患儿家长分开,对此,护理人员应开展心理护理,协同患儿家长安抚患儿情绪,并通过哼唱儿歌、温柔语言交流以及轻抚患儿皮肤等多种手段,满足患儿对安全感的需求,防止患儿在离开母亲后内心安全感缺失,哭闹、躁动。(3)袋鼠式护理:在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每日开展3次袋鼠式护理服务,为患儿戴帽子、尿布的情况下,指导患儿家长一手托住患儿臀部,一手置于患儿背部,对患儿进行保护,并嘱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抚摸、亲吻以及言语交流。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6天后总有效率,若患儿治疗6天后皮肤、粘膜、巩膜等症状均消失且相关胆红素检测指标均恢复正常,则表示治疗显效。若患儿治疗6天后皮肤、粘膜、巩膜等症状明显减轻且相关胆红素检测指标均接近正常,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儿治疗6天后皮肤、粘膜、巩膜等症状以及相关胆红素检测指标均未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所占该组受检例数之和。(3)两组患儿治愈出院时请家长评价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等于十分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占总受检例数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系统处理结果中变量资料,涉及计数数据以“%”形式表述且数据差异用x2检验,涉及计量数据以“±s”形式相进行表述且数据差异应用t检验,P<0.05预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比对照组早、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 ±s,n=30)

表1 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 ±s,n=30)

组别 平均退黄时间(d) 平均住院时间(d)实验组 2.32±0.21 6.54±0.23对照组 4.34±0.24 8.54±0.21 t值 4.243 5.285 P值<0.05<0.05

2.2 总有效率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6天后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见表3,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n/%)

2.3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比对照组的66.67%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发生率(n/%)

3 讨 论

目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治疗方式为蓝光照射治疗,蓝光在照射治疗的过程中在光能的作用下可致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转换为水溶性衍生物,而后经肾系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但是常规性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忽视患儿家长认知、情绪对病情的影响,此外,忽视患儿在离开患儿后心理变化以及内心情感需求[4-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综合性护理干预即要求护理人员在落实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过程中,耐心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并针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从而使患儿家长认识到相关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谨防护理人员后续护理措施的实施受到患儿家长的影响,或者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产生矛盾。此外,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实施新生儿家长护理的过程中优化皮肤护理,指导患儿家长与患儿开展袋鼠式护理模式,通过增进患儿与患儿家属接触,在促进患儿体内多余胆红素排出体外的同时,给予患儿皮肤感受器刺激[7]。

刘颖临床研究显示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为93.23%,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本次研究与刘颖研究结果一致,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提升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此外,实验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该组患儿护理干预6天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综合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两种护理方式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对照分析